正文 第18章 你的長期目標是什麼(1 / 3)

一、明確你的長期目標

一個人的遠景目標必須長期的、雄壯的、冒險的,而且多少是由直覺所產生的。但是,一個人的未來遠景圖一定要投射在真實的明日世界中。假如一個人要想然他的遠景事業圖是有用的,它就必須是可以達到的,而且是他自己所感到滿意的,這樣,在未來的歲月中,它才會刺激你、指引你。

現在報紙上常會刊登招聘啟事,其中不少單位的機構希望招聘經理、保安、技工、甚至雙簧管吹奏手等。這些刊登招聘啟事的單位在為自己的問題尋求解決而努力。所以,一個人在未來的事業遠景中,不應該隻是幻想,而忽略了市場,建立一項事業,必須能夠配合工作環境的需求才行。

戴夫·法蘭西斯所做的“立契蒙調查”認為,能從市場角度出發擬想事業的人必然可以得到相當明晰的信息。市場是一個企業對外的經營科學,它審查現有的顧客,運用方法將他們分類,並尋找有潛力的顧客,預測他們的希望和需要,同時持之以恒地評估各方競爭實力。市場人員是一個機構中的智囊部門,也是商業知覺體,他們界定自己所服務的企業,並保持競爭優勢。

市場學的曆史很短,一九六0年,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李維教授發表了一篇題為《市場近觀》的報告,報告中指出,企業的生存依賴以滿足顧客的每一項需要。由此,李維將市場觀念介紹給全世界的從商者。概括而論,市場學主張的是,顧客第一,這一點和行銷很不同,行銷是運用計謀,使人購買某項產品的技巧。

以上觀念都和事業人有關。事業人應該視自己如一個“滿足顧客需要的人”。事業人應該“仔細研究”顧客的需要,而不是依賴自己的揣測,他們也應該避免太過分想依賴短期的成功,因為,深謀遠慮的價值實在要重要得多。

現在,假想你請了一位市場調查人員,而把你當做是一項產品。他會研究你作為產品的潛在資質是什麼,這位市場調查人員會估量你的長處、短處和弱點,然後區分出有潛力的產品或服務方式。好的市場調查人員還會大力強調檢查源動力量,因為這是你事業成功的承諾之根源。

克萊德曼是一家飯店的業務顧問,他敘述他如何了解到外界評價的重要說:“在我最初提供谘詢服務時,我的注意力全放在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上麵。我全神貫注於自己的精神、需要、外貌和尊嚴,後來有人告訴我,這些都是沒有任何用的,顧客不會對我有興趣,他們所要的是有用途的安排。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對人有用,這實在是個轉折點。”

克萊德曼這樣做,等於在自己和顧客之間搭了一座橋。任何幹事業的人都應該如此,都應該花費一定的時間去搭橋。

一個人要使未來的遠景真正得於實現,不要隻從眼前的現實著手,而應該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大部分的事業延續的時間有半生之久,固而需要具備全盤的方向和目的。它是除了婚姻之外,一個人一生需要做的長遠計劃,如果他沒有長期的眼光,很難建立有意義的事業。即使為短暫的理由所做的決定,也應該有長遠的影響。

戴夫·法蘭西斯有過這樣一次個人經驗,他大學畢業後,到英國國家傳播公司擔任助理影片剪輯,這時電視正處在求發展的起點,但是十個月後,我辭職了。一大半理由是,身為一名倔強又自負的大學生,我覺得把日子耗在貼標簽、編號、跑腿、保持影片整潔等這些瑣碎的事上,有受騙的感覺,而我當時並不了解那樣一個決定的意義所在。今天,當我看電視上打出的演職員表的時候,發現以前的同事,現在都已經成為羽毛豐滿的導播或製片人。其中顯示的殘酷現實是,我衝動辭職的決定,使自己關閉了在電視界闖出一番事業的門。如果我當時對自己在電視界的遠景,作一番清醒的前瞻,那麼最初當影片剪輯和打雜的幾年,似乎隻是預先付出的小小代價。

戴夫·法蘭西斯的例子是個典型,他在做“立契蒙調查”時也有類似的例子。這些例子可以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幹事業的人,恰當的時間界限是十年,少於十年不足以完成基本起步,擔長於十年,則過於長了,應該引起疑慮。

接下來的問題就簡單了,“從現在起的十年,你想做什麼呢?”一個為期十年的事業規劃,必然會摻點幻想,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呢?由於可能出現許多不可預料的事,任何一幅“未來遠景圖”都可能不完全,但是叫人驚訝的是,還有那麼多人實現了他們長遠的野心。“立契蒙調查”的對象中有十一個人(占總被訪問人數的20%)就正在做他們十六歲以前決定的事。

一個人的長期目標不僅是目前趨勢的合理的延伸,它還需要配合價值觀、信念和直覺,把可能性和心誌做一個新的組合。它不是瞬息萬變的幻想,有效的長期目標應是由實際可能的觀念所激發。

長遠的事業建立,最常見的阻礙也許就像“立契蒙調查”的受訪者之一彼得所表示的那種感覺,他說:“我不太確定自己要幹什麼,所以我隻是做一天算一天。”缺乏長期的指引,往往使一個人不能集中衝刺的力量,成功的事業人斷言,先準備好再上路,是很重要的。

這樣做不但可以建功立業,也能發展個人。人隻有憑借努力去完成,才會知道如何完成。凡是在事業奠基階段——這是鑄成事業基本形態的時期——忽略了發展的人,後來都不太可能趕上。一些有成就的人說,從個人或環境變化的觀點去塑造事業比較容易。

“長期目標”是一個幹事業的人的必要工具,它集中了事業人的思想,給人連貫和目的感。但是這一目標的實現並不容易,它們以情感為基礎,而人類情感卻是邏輯思考無法滲透的。長期目標是去發現得來的,而不是追求得來的。它是滲透省思、創見、踏實的感覺得來的。

有人發現,長期目標的實現是需要用些異乎尋常的創意,並從當前思緒的限製中逃離,以便拓展更開闊的眼界。

傑瑞同樣是“立契蒙調查”的受訪者之一,他便覺得這一點很重要,他敘述這個過程時說:“我的事業受一九六七年買的一本書的影響最多,如果我告訴你書名,你大概不會相信,這本書就叫做《苦修僧人的故事》,那是一本蘇菲教徒的故事集,其中,有個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這個故事是說:一天晚上,有個人遺失了一把鑰匙,他就在燈光下找起來。其實,他遺失的鑰匙是在比較暗的地方,但是他卻在最看得清的地方找。我這個故事的深深地震撼了我,人,的確總是停留在熟悉的範圍內。從此,我決心大膽嚐試,而且對每個猜測抱著疑問的態度。人隻要不放過一個問題,通常都會峰回路轉。”

馬格麗特也是“立契蒙調查”的受訪者之一,她患有肌肉退化症,她以她個人獨特的方式補充說明了這一點。她說:“對我而言,生命是質的問題,不隻是量的問題。我可以把我的生命看做是個悲劇,但我決不走這條路。我漸漸能看到生命中一些簡單的事物,譬如平安、美麗、友誼。我學會了感激,並走出個人自私的經驗,從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這種創意是豐盈而吸引人的,它為未來的遠景的實現起到了激勵作用。

這些都隻是觀念,置於它的實際意義呢?“立契蒙調查”的受訪者當中,最有眼光的事業人之一是現年五十四歲的女演員露絲。她年輕的時候是個施展魅力、遊戲人生的女子。後來她想到了自己的前途,醒悟了性愛遊戲不能持久,便在十年荒唐的歲月之後,下決心當女演員。她曾預測電視日漸受歡迎的影響力,於是發展自己當演技派演員的技巧,並小心不讓自己定型。她這是為轉變自己的未來遠景,采取了必要的行動,謹慎衡量自己的力量,而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