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個例子也說明了這一點。有一對即將退休的夫婦,回想起他們在某海岸曾有過一段快樂的假期,於是決定退休後遷到該地與海岸為鄰。在一個亮麗的春天,他們買下了一棟別墅,在老友的祝賀下,雙雙離開了久已熟悉的社區。五年後,在悠美的風景中,閑適度日的夢想破碎了,因為別墅潮濕不便居住,而且離商店太遠,加上上了年紀,又患有膝關節炎,以致於別墅所在的小山,對他們而言是每日的折磨。此外,左臨右舍始終不夠友善,朋友也很少來訪。
這對老年夫婦的不愉快,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對老年夫婦開始有很好的未來的遠景目標,但是卻沒有充分測驗到它的可行性。像“小山”和“鄰居不友好”這些可以預測的問題都沒有事先覺察,所以他們的未來遠景目標組成不夠完善,反變成了一個可笑的護身符,而不是一個理智的、每天都有進步的計劃基礎。
看清楚自己的欲望,是個人謀略的關鍵所在。所以,“想要什麼,才比較可能實現”,這個好似荒謬的觀念,逾來逾受到人們的認可和支持。這當中的假設是,如果你極為渴望某件東西,你實際去爭取的可能性會增加。
未來遠景目標是把意義引進事業的基本工具,它綜合了各自分離的成因,而且給人一些簡單、延展、滿足、連貫的目標。
二、長期目標的基本要素
一個有潛力的人,應該是一個總能與眾不同的人。他擁有雄心大誌,卻又不是一個純粹的冒險家,他不把發財做為自己的唯一目標,卻又總能創造出億萬財富;他是一個樂觀主義者,能從好的事物中看出壞的一麵,也能從壞的事物中看出好的那一麵來;他的直覺也是異乎尋常的,僅僅從直覺上便可判斷出,事業成功的關鍵在哪裏,怎樣才能避免失敗?
一個有潛力的人,一生都會擁有夢想。夢想是他創造現實得以實現的源泉,但他又懂得,要成為一個企業家,不能隻做一個夢想家,還必須是實踐家,單憑空想,並不能創造出財富,隻有經過身體力行把夢想變為現實才行。
事業生涯的未來遠景目標,有一部分是幻想,但是不應都是幻想,它有五個基本要素:
明確的假定
雖然假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有效、什麼無效、什麼值得、什麼不值得所信奉的信念無法證明對錯。不管是因為重要資訊不可得,或因牽涉原則問題,都無一樣無法證明。假定需要就外在環境(如政府也不能廢止大學授予的學位)及內在環境(如認為自己一定可以通過律師考試)訂定。
影響一個人事業的內、外假定,都要表達出來,而且要測驗他們有無合理的連貫性。
理查德是一位英國的牧師,在“立契蒙調查”者對他進行訪問時他就此作了如下的評判:
訪問者:你原是一個繪圖員,後來怎樣決定改換工作?
理查德:是的,但改變工作的過程並不容易。在繪圖室裏,我覺得自己是個沒有實際目標的人,既浪費了時間,且對世人無貢獻。後來我開始從光明與黑暗爭鬥的觀點看一切事物,我漸漸相信自己的才能便開始對人談起我對事物的看法。我希望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想想自己相不相信自己所說的話。
訪問者:所以你和別人談了許多。
理查德:對,其中許多談話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一次我在酒店和一位醫生交談,他問我:“你能不能用五個簡單句子,說明你認為重要的事物?”我告訴他了,而且他又不斷對我進行詢問。那次交談結束後,我對自己的了解更進了一步。
詳細的未來目標計劃
有效的未來遠景圖好像建築物的模型,而不是平麵圖畫。它們應該從粗略的草圖改進為立體的模型,這也就是要證明,所有實際問題至少都在模型中就解決了。有效的未來遠景圖應該經過詳細的思考。“立契蒙調查”的被訪問者瑪俐的經曆就足於證明這一點:
訪問者:你原是國家公務員,後來改行了,你當初怎麼會產生這種想法呢?
瑪俐:以前我每天早晨要搭七點五十六分的汽車去上班,我知道我想要些不同的東西,而且覺得對有關兒童的工作很感興趣。通過這一項工作,我認識了席敦博博士,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利用等於是第六感覺的東西與人溝通,他已經學會擴展嚨啞人的其它知覺,使他們更能與人溝通。我希望成為他診所裏的學生。這時我的思想很複雜、矛盾,我要放棄我不錯的公務員工作,我得好好思考一下:將來我住哪兒?我能掙多少錢?失去社會地位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不安對於我來說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這真是我的目標嗎?
訪問者:你考慮這些實際問題之後有什麼做法嗎?
瑪俐:我寫了一篇像在學校時寫的論文,題目叫《重新開始》。這是我依照可能的設計,對假如加入席敦博博士診所後的生活的描繪。兩周後,我再讀了他一遍,然後連同信函交給服務的單位。這篇論文告訴了我自己想要的什麼,以及它切實是否可行。
一定的未來遠景圖一定要完全清晰可辨,這是確保該遠景不至於成為沒有價值,或僅屬於形式上的先決條件。不詳細的遠景圖隻是一種大冒險,因為它給人虛幻的指引,而沒有可作睿智決定的必要深度。所以,凡是依靠虛幻夢想,而不將思考付諸理性分析的事業人,是拿未來作最大的冒險。
遠景是令人振奮的
有用的未來遠景圖是樂觀而有激勵作用的,因為,對前途抱憂慮、悲觀的看法是一種局限。例如,有一位女醫生如此說:“我很怕展望未來,我的一生已在我十四歲時就有別人作決定了。我出生在醫生世家,所以我很自然就走上了護理之路。這個工作很緊張,我很想展翅高飛,很想暫時停止這個工作。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負有道義責任和經濟壓力,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真是應該詛咒這分工作。”
含有希望和進步的未來遠景圖給事業人的最大好處是,它提供途徑讓人表達充滿積極力量的情緒。
傑瑞是“立契蒙調查”的被訪問者之一,他也是一位有錢的企業家,他便深知遠景目標給人於振奮的重要性。
訪問者:你一向如何決定投入一個新的冒險呢?
傑瑞:一部分是勇氣問題。我先看清楚引導我的動力是什麼,然後沉思,看我對這些有什麼感覺,我希望能摒發我激奮的心情。我所投入的冒險如果是對的,我可以感覺出來。
訪問者:大部分是感覺出來的嗎?
傑瑞:起初是的,但之後我會把這些觀念交給我的“指揮測試”,我會徹頭徹尾地品評,從各個角度推敲。當然,我決不潦草做這個測試,加入觀念抵擋住了這樣嚴酷的考驗,到那時——隻有到那時——我才會認真想它。
訪問者:所以這是心與智智慧的結合。
傑瑞:正是,但其中還有一個成分,我稱它為吸引力。例如,我可能相信某事,但仍對它沒有興趣。所以做某件事必須對它有興趣,而且被拉去投入,這才是走對了路。
切合實際的長期目標
有效的未來遠景目標圖絕對不能全然的不可思議。譬如一個人頭發太少的有可能成為一個作家、政治家、大學教授,但是絕對不會成為一個拍洗發精廣告的模特。
這就在邏輯上產生了判斷上的困難,加入未來遠景圖是可能發生的,但理論上未來很難預料,什麼事都有可能出現,又怎能測驗未來遠景圖實際與否呢?答案是不錯,但是還是——假如那個頭發稀少的往空地上一坐,把禿頂讓母牛給舔一舔,結果,因為這一過程,長出了一頭新發來(這是一個民間傳說的做法),然後他就可能成為一位拍洗發精廣告的模特了。可是,這種事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固然,天底下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但人類每天的經驗都告訴我們,有的事是奇跡,而非人力可以達到的目標。聰明的事業人不會把他的未來,放在假設會有許多奇跡出現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