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外來藝術,要想獲得一定的認知度和巨大的發展,隻有與本土藝術相結合,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煉和升華,爵士鋼琴音樂也不例外。將爵士鋼琴音樂和中國音樂相結合,能夠使其獲得更大的生命力,紮根於中國的土地。在高師鋼琴課程的改革中,如果能夠找到爵士鋼琴音樂與中國音樂的契合點,完美實現中西合璧,兩種音樂藝術都將贏得蓬勃發展,這個契合點就是即興演奏。中國的傳統民間藝人與爵士鋼琴演奏者在音樂的創作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充滿靈感的即興性。中國民族音樂的精髓就是即興創作,我們從古琴藝術的發展、傳承和記譜都能深深感受到這一點;而早期的爵士演奏家幾乎都是即興演奏。高師鋼琴課程的改革應立足於鋼琴的即興演奏,在教學和演奏中發掘共性,用更為綜合性的鋼琴語言和技藝,來實現高師鋼琴教學的多元性和創造性。
爵士音樂不僅能夠給高師鋼琴課程的教學帶來全麵的拓展和提升,對其它課程的設置和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長期以來,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內容幾乎隻包含了歐洲古典與浪漫音樂的範疇,對於其它地區和民族的音樂少有涉及,其涵蓋麵之狹窄,使學生無法應對當今紛繁複雜的音樂作品和音樂現象,多元化的音樂素質教育未能體現。爵士音樂和聲豐富、音響絢麗,很多世界民族性的音樂都以它作為音樂基礎衍生而來,並且大多數的現代通俗音樂都是建立在爵士音樂的和聲之上,其音樂風格廣為現代作曲家所青睞,並且近年來也開始逐漸融入中國民族音樂的創作當中。因此在高師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課程中融入爵士樂的內容,能夠改變目前單一的教學模式,打破保守的教學觀念,加強課程創新實踐的意義,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綜合音樂素質。視唱練耳課程也是高師重要的音樂基礎課程,在教材中引入爵士旋律與和聲等非古典的多元化內容,不僅可以增加課程的趣味性,也能夠使學生充分理解和爵士樂相關的各種音樂作品與現象。同時,在音樂史、音樂賞析、音樂教法、器樂合奏等課程的教學改革中,適當引入爵士音樂,能夠增強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力,有利於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交織與融合,充分發揮課程的價值和作用。
爵士樂是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音樂藝術,在它的發展曆程中融合了重多的音樂元素,逐漸形成多元化的藝術傾向,為各種音樂藝術流派的音樂創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將爵士音樂完美地融入高師音樂課程的教學改革,能夠豐富音樂教育培養模式和教學體係,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創造性,強化學科間的互補與統一,構建合理的高師音樂課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