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主持人應善用聚斂思維(1 / 3)

論主持人應善用聚斂思維

熒屏廣角

作者:趙婭軍

[摘要]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一個人的語言表達直接反映和體現著他的思維。然而由於思維習慣的問題,許多主持人不能在工作中很自如地運用多種思維方式來完成自如表達,所以強調主持人自覺運用多種思維方式非常有必要。在多種思維模式中,發散思維經常被我們使用,但是與之相對的聚斂思維卻使用較少。一個主持人要主動在節目中運用聚斂思維,惟其如此,主持人才能有得體的表達,也才能使節目流暢連貫。

[關鍵詞] 主持人 聚斂思維 追問 對比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主持人侃侃而談,且頭頭是道,我們會稱讚他口才出眾,其實這種出眾的口才不僅與其淵博的知識和文化修養密切相關,而且他的思維形式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在部分的研究隻關注到主持人文化修養對於口才的輔助和製約作用,往往忽視思維——這一更核心的關鍵所在。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是考察一個人智力高低的主要標誌。恩格斯把思維譽為“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人的一切創造性活動都與思維力有關。人類進步從根本上說,就是人的思維的進步。

語言和思維密切相關,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指出:“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實。”語言是思維的載體之一,是外在表達形式,思維是語言承載的內容。

現在主持人正經曆著語用轉型的時期,大量主持人在工作狀態下都是現場生成言語,進行即興表達。同時隨著直播形式的普及化,主持人想在特定的語境中有得體甚至是精彩的表達必須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惟其如此才能體現出語質,遊刃有餘地完成好主持工作。

一期《非誠勿擾》節目中有位男嘉賓飽讀詩書,出口成章。當有位女嘉賓提出問題之後,男嘉賓引經據典,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盡的回答。主持人孟非在男嘉賓回答完說了一句話:“觀眾朋友大家好,您正在收看的是《百家講壇》之《非誠勿擾》特別節目。”這句話不僅概況了男嘉賓的說話風格,同時又對男嘉賓略顯冗長的回答進行了規勸,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會心一笑。孟非此時用的也是發散思維。對於發散思維形式,很多主持人能夠自如運用,因為這種思維模式是從一點延伸出去,思維的觸角向四麵八方擴展,這種方式我們普通人在生活中也經常會用到。而很多人卻缺少運用與之相反的另外一種思維模式——聚斂思維的自覺性。

聚斂思維,也稱聚合思維或者集束思維,它是相對於發散思維而言的。它與發散思維正好相反,它是以某一思考對象為對象,盡可能地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將各種信息重新進行組織,從不同的方麵和角度,將思維集中指向這個中心點,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如果說發散思維是“由一到多”的話,那麼聚斂思維則是“由多到一”。當然在集中到中心點的過程中要注意吸收其他思維的優點和長處。聚斂思維不是簡單的排列組合,而是具有創新性的整合,即以目標為核心,對原有的知識從內容和結構上進行有目的的選擇與重組。

聚斂思維法主要包括層層剝筍法、目標識別法和間接注意法。這些方法促使人們從事物的各個方麵入手,對各種信息進行篩選、挖掘,最終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

對於一個主持人來說經常麵臨很多的信息和線索,在龐雜的信息係統中我們選擇哪個作為談話的內容和關注的焦點?這個時候主持人就需要很強的聚斂思維能力。比如在談話節目中,當嘉賓說了很多內容,我們應該在他的內容中選取哪一點繼續追問呢?需要聚斂思維;當我們提出的問題不被嘉賓正麵回答或者嘉賓避而不談,我們需要怎樣“曲線救國”換個說法套出我們所要的回答呢?需要聚斂思維;當場上嘉賓和現場觀眾意見多種多樣且又相持不下時,我們怎樣尋求各方的共同點,折中地予以總結呢?同樣需要聚斂思維。其他類型的節目也是如此,隻要我們的節目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那麼主持人在實現這個主題的過程中就一直需要聚斂思維來調節自己的言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