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辦事最忌諱的就是息事寧人的怯懦態度,或不識時務的一味逞強硬挺,至於心浮氣躁則更是要不得。有很多事情,不是一時半刻間可以解決的,例如要找出問題的症結、了解對方冒險的程度、考驗對方的實力、找出對方的弱點、知道對方的要求或者要改變對方的期望程度等等,都需要時間來完成,甚至要知道,對方處在壓力下會做出什麼選擇,也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沒有堅強的意誌、毅力,如何能夠達到目標?
欲速則不達,要成功一定要計出萬全,沉著應付,對方施硬,你就來軟;對方轉軟,你要變硬;應該講法時,和他講法;應該說理時,和他說理;應該論情時,和他論情;應該談利害時,和他談利害,用各種方法來輪番“轟炸”,始終堅持,絕不妥協。在辦事過程中,耐心是最強而有力的武器,尤其是在雙方弄僵或遭對方威脅時更具功效。在幾經僵持後,對方深知無可再爭,隻好就範。所以最後的僵持,不是形勢的惡化,而是好轉的前奏。越南就因擅長此策,以一個積弱的國家,竟拖住美國八年,進而取得最終的勝利。
不戰而退,一定吃虧;且戰且退雖離目標較近,但仍是不劃算;惟有且退且戰,實行疲勞轟炸,把對方轟得筋疲力盡,要想前進寸步,都要費去許多力氣,才能消磨其進攻的勇氣和嚐試的雄心。等到對方覺得越攻越難,進展也越來越小時,便可提醒對方,得此結果殊不容易,並進一步解釋不能再讓步的理由和功敗垂成的可惜,以及一旦破裂後可能產生的惡果,此時對方已成強弩之末,自知前進無望,而所獲也覺不少,自然就束手就縛了。
3.見機行事的蘑菇戰術
某市保險公司張科長到一個鄉開展保險業務,因群眾對保險工作性質不了解,怕吃虧,不願參加,其中村長最為固執。張科長決心攻下這個堡壘,他天天跑幾十裏去向他們宣傳、動員,村長怕見他,就躲著走。一次聽說村長到幾十裏外的鄰縣親戚家幫助蓋房,他騎車追了去,車子一放,袖子一挽就幹活。幹完活還和村長磨。
為了找一個長談的時機,張科長幹脆天不亮就起床,冒雨趕到村裏,在村長家門外一站兩個鍾頭,村長起床開門愣住了,見張科長淋得像水雞,便一把將他拉進屋裏說:“張科長,你就別‘泡’了,我們參加還不成嗎?你這種精神頭,就是‘上帝’也得舉手投降!”
村長這個堡壘一攻破,這個村參加保險工作的局麵就打開了。
推銷員的工作最不好做,然而落雨下雪是推銷員上門的好日子。外麵下著雨,別人都躲在家裏,而推銷員站在門口,不能不使你產生同情心,因而難於拒絕,雖然我們都很清楚地知道,這是推銷員采取的一種策略。但畢竟他要這樣做啊,對此你能無動於衷嗎?
這種推銷方法,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類的感情。本來不打算購買的人,也會產生“再也不能讓他白跑了”的想法,使他們有種心理負擔和欠人情債的感覺,客戶會這樣想:“這位推銷員若是多跑幾處地方,也許他的產品早就推銷完了,但是他卻常來這裏,使他花了不少寶貴時間,再不買他的產品,就有點對不住人了。”這就是加重人們心理負擔的一種推銷方法。
要使對方作大幅度的退讓,就要讓對方多積累些微小的心理負擔,當這種心理負擔擴大到一定程度時,對方就隻能讓步了。
新聞記者從事采訪工作與求人毫無二致,為達到采訪目的,他們有時需要在晚間和早晨行動。譬如:在發生某種巨大的政治事變時,新聞記者就事先打聽到與此相關的人,等下班後,或者上班前,去進行采訪,因為這種時候,一般人都在休息,而新聞記者還在幹活,就會使對方產生心理負擔,不告訴他這件事的內幕,心裏就會過意不去。
在日常生活中,如能將這種方法加以運用,那麼達到求人目的的機會將會更多。
4.纏而不賴的厚臉皮
海耶斯是美國俄亥俄州的著名演說家。他一直記著30年前,他還是一個全然生疏、緊張兮兮的實習推銷員在推銷收銀機時的情景。
一位老練的前輩帶我來到某個地區。當我們進入一家小商店時,老板突然大叫:“我們對收銀機沒興趣!”那位前輩就靠在櫃台上,咯咯笑了起來,仿佛他剛聽到世界上最好笑的故事一樣。店老板瞪著他。
我的朋友直起身子,微笑著道歉說:“我忍不住要笑。你令我想起另一家商店的老板,他也說他沒興趣,後來他成了我們最好的主顧之一。”
隨後這位熟練的前輩繼續很正經地展示他推銷的貨品,每一次老板表示他對這東西沒興趣,我的朋友就把頭埋在臂彎裏,咯咯笑起來,然後他會抬起頭來,又說一個故事,同樣是說某人在表示不感興趣之後,買了一台新的收銀機。
大家都在看我們。我當時窘得僵透了——其實是怕死了。我對自己說:“他們會以為我們是一對傻瓜,而把我們趕出去。”那位前輩隻是繼續地咯咯笑,把頭埋進臂彎裏,再抬起頭來——把店老板的每一聲拒絕轉變為他幽默的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