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求人辦事的說話絕招(3 / 3)

先提出部分要求,以便對方順利接受,然後再步步深入。例如:

你幫我解決這一步就可以了,其餘的我自己想辦法。

我們確實經常發現,人們在提出某些請求時往往會把大事說小,這並不是變著法兒使喚人,而是適當減輕給別人帶來的心理壓力,同時也使自己便於啟齒。

謙遜便是禮貌,通過抬高對方、貶低自己的方法把有關請求等表達出來,顯得彬彬有禮、十分恭敬。例如:您老就不要推辭了,弟子們都在恭候呢!

請求別人幫助,最為傳統有效的做法是盡量表示真誠,使人家感到倍受尊重,樂於從命。

有些事要先把問題的難度說出來,讓人覺得你是不得已而為之,明知自己知道不該說但還得說。例如:

真不該在這時候打攪您,但是實在沒有辦法,隻好麻煩您一下。

我知道你手頭也不寬裕,不過實在沒辦法,隻好向你借一借。

如果,把托人辦事的原因說出來,向對方交個底,就會引起對方好感,令人欣然接受。例如:

隔行如隔山,我一點兒也不知道人家那邊的規矩。你是內行,就替我辦了吧!

如果,表示請求對方諒解,然後再把自己的願望或請求等表達出來,以免過於唐突,則說起來更讓人覺得容易接受。例如:

恕我冒昧,這次又來麻煩你了。

請求別人原諒,這是禮貌語言交際最有效的方法。人們常常使用這種方式來進行交流,顯得比較友好、和諧。

5.委婉是語言的“軟化”藝術

許多交際實踐說明,委婉語言不僅是必需的“緩衝”,而且是很重要的“溶化劑”。

在日常交際中,總會有一些使人們不便、不忍,或者語境不允許直說的話題內容。需要把“辭鋒”隱遁,或把“棱角”磨圓一些,使語意軟化,便於聽者接受。說話人故意說些與本意相關或相似的事物,來烘托本來要直說的意思。這是辦事說話時的一種“緩衝”方法。許多交際實踐證明,委婉語言不僅是必需的“緩衝”,且是異常重要的“溶化劑”,同時,也直接反映說話人的形象。

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在回憶1972年訪問中國時,他就把周恩來和江青跟他會見時的“見麵語”作了比較:

周恩來:“您從大西洋彼岸伸出手來,和我握手。我們已經25年沒有聯係了。”

江青:“你為什麼從前不來中國?”

顯然,周總理的話,委婉、高雅,既機敏地隱去了中美之間長達25年的緊張政治關係,又體現了友好歡迎的氣氛。然而江青的話,不僅顯得無禮直露且又好戰,更表現了她的極端愚蠢,既無素養,又令人不悅。所以,委婉語能使本來也許是困難的交往,變得順利起來,讓聽者在比較舒坦的氛圍中接受信息。因此,有人稱“委婉”是辦事語言中的“軟化”藝術。

(1)諱飾式委婉法

諱飾式委婉法,是用委婉的詞語表示不便直說或使人感到難堪的方法。

例如:有位旅遊者在旅華期間自殺了,為了減少話語的刺激性,經再三推敲,最後在死亡報告書上回避了“自殺”兩字,而用了“從高處自行墜落”這一委婉語。在中國北方,老人故世了,以“老了”諱飾,老幹部故世了,以“見馬克思去了”諱飾,類似的不下有幾十個同義諱飾詞語。再如,生活中對跛腳老人,改說“您老腿腳不利索”;對耳聾的人,改說“耳背”;對婦女懷孕說“有喜”。總之,在語言交流中講究諱飾,也就是“矮子麵前莫說矮”,應做到“哪壺不開就別提哪壺”。其他如,長途汽車停車路邊,讓旅客如廁以“讓各位方便一下”來避諱;用餐時需上廁所,一般以去“洗手間”來避諱。在社交場合用這些諱飾式的委婉語,不至於大煞風景。

(2)借用式委婉法

借用式委婉法,是借用一事物或他事物的特征來代替對事物實質問題直接回答的方法。例如:

例一:

外賓:“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

周恩來答:“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

例二:

在紐約國際筆會第48屆年會上,有人問中國代表陸文夫:“陸先生,您對性文學怎麼看?”陸文夫說:“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禮品時,往往當著別人的麵就打開來看。而中國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離開以後才打開盒子。”

例一是屬於借用一事物的特征來委婉答話的。問者涉及了國家機密,於是答者就巧妙地將“銀行資金”中的一個現象——人民幣發行的麵額總數(10元+5元+2元+1元18元;5角+2角+1角8角;5分+2分+1分8分)18元8角8分來回答記者的問題,保持了招待會的和諧氣氛。例二,答者用一個生動的借喻,對一個敏感棘手的難題,婉轉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異也體現在文學作品的民族性上。以上兩例,實際上都是對問者的一種委婉的拒絕,其效果是使問話者不至於尷尬難堪,使交往繼續進行。

(3)曲語式委婉法

曲語式委婉法,是用曲折含蓄的語言和商洽的語氣表達自己看法的方法。例如:

例一:

1981年8月31日《人民日報》介紹優秀營業員李盼盼,她在賣菜時,對公德觀念不強的顧客說:“同誌,請您當心一點,別把菜葉碰下來。”

例二:

《人到中年》的作者諶容訪美。在某大學作講演時,有人問:“聽說您至今還不是中共黨員,請問您對中國共產黨的私人感情如何?”諶容說:“你的情報很準確,我確實還不是中國共產黨員。但是我的丈夫是個老共產黨員,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幾十年尚無離婚的跡象,可見……。”

例一,營業員用“請您當心一點,別把菜葉碰下來”的柔聲語氣,含蓄地告知顧客“剝菜葉是不好的”,用這樣的方法道出自己的看法,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例二,答者先不直言以告,而是以“能與老共產黨員的丈夫和睦生活幾十年”來間接表達自己與中國共產黨的深厚感情。有時,曲語式委婉法比直接表達更有力,這種曲語式的委婉用語,真是利舌勝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