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代人際社會交往的節奏加快,我們辦事兒不需要拐彎抹角地繞圈子,但注重說話的技巧在很大程度上仍有助於把事情辦好。
俗話說:“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在什麼情景中說什麼話。”這句話可以作為我們求人辦事時說話的指導原則。隻要能夠掌握並巧妙地運用它,就一定能使你在辦事的過程中消除許多的障礙,從而使你在實際生活中左右逢源,獲得理想的效應。
1.要學會和對方套近乎
套近乎是交際中與陌生人、尊長、上司等溝通情感的有效方式。套近乎的技巧就是在交際雙方的經曆、誌趣、追求、愛好等方麵尋找共同點,誘發共同語言,為交際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進而贏得對方的支持與合作。
外交史上有一則通過套近乎而順利達成談判目的的軼事:
一位日本議員去見埃及總統納賽爾,由於兩人的性格、經曆、生活情趣、政治抱負相距甚遠,總統對這位日本議員不大感興趣。日本議員為了不辱使命,搞好與埃及當局的關係,會見前進行了多方麵的分析,最後決定以套近乎的方式打動納賽爾,達到會談的目的。下麵是雙方的談話:
議員:閣下,尼羅河與納賽爾,在我們日本是婦孺皆知的。我與其稱閣下為總統,不如稱您為上校吧,因為我也曾是軍人,也和您一樣,跟英國人打過仗。
納賽爾:唔……
議員:英國人罵您是“尼羅河的希特勒”,他們也罵我是“馬來西亞之虎”,我讀過閣下的《革命哲學》,曾把它同希特勒《我的奮鬥》作比較,發現希特勒是實力至上的,而閣下則充滿幽默感。
納賽爾:(十分興奮)嗬,我所寫的那本書,是革命之後,三個月匆匆寫成的。你說得對,我除了實力之外,還注重人情味。
議員:對呀!我們軍人也需要人情。我在馬來西亞作戰時,一把短刀從不離身,目的不在殺人,而是保衛自己。阿拉伯人現在為獨立而戰,也正是為了防衛,如同我那時的短刀一樣。
納賽爾:(大喜)閣下說得真好,以後歡迎你每年來一次。
此時,日本議員順勢轉入正題,開始談兩國的關係與貿易,並愉快地合影留念。
日本人的套近乎策略終於產生了奇效。
在這段會談的一開始,日本人就把總統稱做上校,降了對方不少級別;挨過英國人的罵,按說也不是什麼光彩事,但對於軍人出身,崇尚武力,並獲得自由獨立戰爭勝利的納賽爾聽來,卻頗有榮耀感;沒有希特勒的實力與手腕,沒有幽默感與人情味,自己又何以能從上校到總統呢?接下來,日本人又以讀過他的《革命哲學》,稱讚他的實力與人情味,並進一步稱讚了阿拉伯戰爭的正義性。這不但準確地刺激了納賽爾的“興奮點”,而且百分之百地迎合了他的口味,使日本人的話收到了預想的奇效。日本議員先後五處運用尋找共同點的辦法使納賽爾從“不感興趣”到“十分興奮”而至“大喜”,可見日本人套近乎的功夫不淺。
這位日本議員的成功,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就是不能打無準備之仗,有備而來,才能套得近乎,並且套得結實,套得牢靠。
2.要善於打破冷場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托人辦事也是如此,要開動腦筋,注意觀察,迅速找到共同點,以此作為一種契機,與受托對象進行和諧投機的談話。
有經驗的記者能通過觀察和分析談話對象,迅速地找到一個可以引起雙方話題的共同點,打破那種不知從何談起的冷落場麵。
有一位老記者去采訪一位科學家,到了科學家那兒,老記者看到牆上掛著幾張風景照,於是就談起了構圖呀,色調呀,原來這位科學家愛好攝影,他興致勃勃地拿出了他的相冊,談話氣氛非常融洽。正是由於這種氣氛,使後麵的正題采訪進行得非常順利。
一次,一位記者去采訪一位女教師,行前有人說這位老師很倔,說不好三言兩語就把人打發了。記者到學校去找她,她正在跟傳達室的人發脾氣。記者一聽她說話的口音是浙江人,心裏暗暗高興,因為他也是浙江人。後來,他們的交談就從家鄉談起,越談越熱乎,這一段題外話也為正題做了很好的鋪墊。
采訪和托人辦事差不多,這裏的經驗很值得借鑒。其實,打破說話冷場的方法很多,關鍵是要看我們是否能夠隨機應變,及時發現和找到對方關心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由。像對方的愛好、習慣、家人、學術成就、個人特長等,都可以作為談話的絕佳由頭。對此,有必要多加體會。
3.要能夠沒話找話說
有人說:“交談中要學會沒話找話說的本領。”這在求人辦事的說話過程中相當重要。沒話找話說的關鍵是要善於找話題,或者根據某事引出話題。因為話題是初步交談的媒介,是深入細談的基礎,是縱情暢談的開端。沒有話題,談話是很難順利進行下去的。
在辦事過程中,談話就是要善於尋找話題。寫文章,有了個好題目,往往會文思泉湧,一揮而就;交談,有了好話題,就能使談話融洽自如。好話題,是初步交談的媒介,深入細談的基礎,縱情暢談的開端。好話題的標準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談;大家感興趣,愛談;有展開探討的餘地,好談。
那麼,怎麼找到話題呢?
(1)中心開花
麵對眾多的陌生人,要選擇眾人關心的事件為話題,把話題對準大家的興奮中心。這類話題是大家想談、愛談、又能談的,人人有話,自然能說個不停了,以致引起許多人的議論和發言,導致“語花”飛濺。
(2)即興引人
巧妙地借用彼時、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為題,借此引發交談。有人善於借助對方的姓名、籍貫、年齡、服飾、居室等,即興引出話題,常常收到好的效果。“即興引入”法的優點是靈活自然,就地取材,其關鍵是要思維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聯想。
(3)投石問路
向河水中投塊石子,探明水的深淺再前進,就能有把握地過河;與陌生人交談,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問題,在略有了解後再有目的地交談,便能談得更為自如。如“老兄在哪兒發財?”“您孩子多大了?”等。
(4)循趣入題
問明陌生人的興趣,循趣發問,能順利地進入話題。如對方喜愛足球,便可以此為話題,談最近的精彩賽事,某球星在場上的表現,以及中國隊與外國隊的差距等,都可以作為話題而引起對方的談興。引發話題,類似“抽線頭”、“插路標”,重點在引,目的在導出對方的話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