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讚美他人,掌握上等的稱讚術(2 / 3)

那麼如何做好高帽才算適中呢?

(1)恭維話要坦誠得體,必須說中對方的長處

人總是喜歡奉承的,即使明知對方講的是奉承話,心中還是免不了會沾沾自喜,這是人性中固有的弱點。換句話說,一個人受到別人的誇讚,絕不會覺得厭惡,除非對方說得太離譜了。

奉承別人首要的條件,是要有一份誠摯的心意及認真的態度。言詞會反應一個人的心理,因而輕率的說話態度,很容易被對方識破,而產生不快的感覺。

(2)別像一個暴發戶花錢那樣,大手大腳地把高帽扔得到處都是

對於不了解的人,最好先不要深談。要等你找出他喜歡的是哪一種讚揚,才可進一步交談。最重要的是,切不要不分青紅皂白隨便恭維別人,有的人可不吃這一套。

高帽就是美麗的謊言,首先要讓人樂於相信和接受,便不能把傻孩子說成天才一樣離譜;其次是美麗高雅,不能俗不可耐、低三下四,糟蹋自己也讓別人倒胃口;再者便是不可過白過濫,毫無特點,不動腦子。

一則寓言說:小偷看見狗從旁邊走過,便不停地把小塊麵包扔給他,狗對小偷說:“你這家夥,給我滾開!你這種好意使我感到非常害怕。”

這個小偷簡直丟盡了恭維者的臉,連狗都騙不了,在人麵前還有所作為嗎?因此,既達到恭維的目的,又讓被恭維者不感到是在給他戴高帽,這才是其本事。

5.自嘲也是稱讚別人的好方法

如果一個人的學識、機智、地位等到了一定水平,稱讚話也便有了分量,別有一種蘊意和深刻的內涵,深藏其中。因此,這樣的稱讚也就得改調了,已不能稱為“馬屁”了,而應叫做謙和。錢鍾書先生即為一例天才。

有一年冬他訪問日本,在早稻田大學文學教授座談會上即席作了《詩可以怨》的演講。開場白是:到日本來講學,是很大膽的舉動,就算一個中國學者來講他的本國學問,他雖然不必通身是膽,也得有鬥大的膽。理由很明白簡單。日本對中國文化各方麵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認的;通曉日語的中國學者也滿心欽佩和虛心采用你們的成果,深知道要講一些值得向各位請教的新鮮東西,實在不是輕易的事。我是日語的文盲,麵對著貴國漢學或支那學的豐富寶庫,就像一個既不懂號碼鎖又沒有開撬工具的窮光棍,瞧著大保險箱,隻好眼睜睜地發愣。但是,盲目無知往往是勇氣的源泉。意大利有一句嘲笑人的慣語,說:“他發明了雨傘。”

據說有那麼一個窮鄉僻壤的土包子,一天在路上走,忽然下起小雨來了,他湊巧拿著一根棒和一方布,人急智生,把棒撐了布,遮住頭頂,居然到家沒有淋得像落湯雞。他自我欣賞之餘,也覺得對人類做出了貢獻,應該公諸於世。他風聞城裏有一個發明品專利局,就興衝衝拿棍連布,趕進城去,到那局裏報告和表演他的新發明。局裏的職員聽他說明來意,哈哈大笑,拿出一把雨傘來,讓他看個仔細。我今天就仿佛是那個上注冊局的鄉下佬,孤陋寡聞,沒見識過雨傘。不過,在找不到屋簷下去借躲雨點的時候,棒撐著布也不失自力應急的一種有效方法。

這段開場白,其實講了兩個層次。先講對日本漢學研究中國人不敢等閑視之,即使是中國專家在日本講中國學問,也要對聽眾的水平作最充分的估計。後段講自己不通曉日語,除了有勇氣之外,沒什麼資本。然而,殊不知,錢先生正是這種有意識的自嘲,使在座的所有日本聽眾深受感動,並轉換成對他的敬仰之情。由此看來,自嘲真是稱讚別人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6.要捧出新鮮意味來

對於初次見麵的人,哪一種讚美最有效呢?一般來說,最好避免以對方的人品或性格為對象,而稱讚他過去的成就、行為或所屬物等看得見的具體事物。如果讚美對方“你真是個好人”,即使是由衷之言,對方也容易產生“才第一次見麵,你怎麼知道我是好人”的疑念及戒備心。

如果讚美過去的成就或行為,情況就不同了。讚美這種既成的事實與交情的深淺無關,對方也比較容易接受。也就是說,不是直接稱讚對方,而是稱讚與對方有關的事情,這種間接奉承在初次見麵時比較有效。如果對方是女性,則她的服裝和裝飾品將是間接奉承的最佳對象。下麵這個小故事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我和不少朋友的全家都相處得很好,其中與一家夫人的友誼甚至比和她丈夫的友誼更為深厚,當然我們之間的關係絕不會使人產生誤會。本來我隻認識她的丈夫,那麼我怎麼成了她全家的朋友呢?起因是在與她初次見麵的那次宴會上我隨便說出的一句話。

當時,我被介紹給這位朋友的夫人,由於當時沒有適當的話題,就順口說了一句“你配戴的這個墜子很少見,非常特別”,企圖以此掩飾當時的尷尬。我說這句話完全是無意的,因為我根本不懂女人的裝飾品。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墜子果然很特別,隻有在巴黎聖母院才買得到,這是她的心愛之物。隨便說出的這句話,使夫人聯想起有關墜子的種種往事,從此我們便成了好朋友。

說實在的,要恰如其分地讚美別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稱讚不得法,反而會遭到排斥。為了讓對方坦然說出心裏話,必須盡早發現對方引以自豪、喜歡被人稱讚的地方,然後對此大加讚美,也就是要讚美對方引為自豪的地方。在尚未確定對方最引以自豪之處前,最好不要胡亂稱讚,以免自討沒趣。試想,一位原來已經為身材消瘦而苦惱的女性,聽到別人讚美她苗條、纖細,又怎麼會感到由衷的高興呢?

另外,從第三者口中得到的情報有時在初次見到對方時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所得到的情報當麵誇獎對方,當然也是為了自己主動。但是,如果你將這些情報、傳言直接轉述給對方,恐怕隻會遭到輕蔑。

有關對方的傳言,對你來說即使十分新鮮,也應避開這些陳舊的讚美之詞,而大大讚美他較不為人所知的一麵。正如出現在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的著作《不道德教育演講》中的將軍,一聽到別人稱讚他美麗的胡須便大為高興,但對於有關他作戰方式的讚譽卻不放在心上,這種心理是每個人都有的。大概不少人讚美過這位將軍的英勇善戰及富於謀略的軍事才幹,但是他作為一個軍人,不論在這方麵怎樣讚美他,也隻是讚歌中的同一支曲子,不會使他產生自豪感。然而,如果你對他軍事才能以外的地方加以讚賞,等於在讚詞中增加了新的條目,他便會感到無比的滿足。可見,在恭維他人時,捧出新鮮的意味來是多麼的重要啊!

7.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稱讚法

一位勞模售票員在談自己的工作體驗時,有一個特點,她常常無意識地點明是男乘客還是女乘客,其實細究下來這個做法不是偶然的,請看她給我們講的故事吧。

一次,一位乘客帶著一個已經超高的小孩子上車,我說:“您的孩子夠高了,該買票了。”乘客不解地說:“這孩子還沒上學呢,就買票呀!”我當時用幽默的語言對他說:“您的孩子還沒上學就長這麼高,發育這麼好,您不高興嗎?”我這麼一說,乘客便高興地又買了一張票。

還有一次,我在車上講完讓座的宣傳用語後,坐在票台的一位女同誌站起來把座位讓給了抱孩子的男乘客,這人一坐下來就忙著哄孩子,連聲“謝謝”都沒有說,看到這場麵,我連忙對著小孩說道:“小朋友,快謝謝阿姨,人這麼多,阿姨這麼累還給你讓座,你說阿姨多好啊,快說阿姨好!”抱小孩的男乘客這時才猛然一驚,似乎明白了什麼,忙對讓座的女同誌說:“謝謝您,實在對不起,孩子一哭,我真不知怎麼好了,真太感謝您了。”女乘客臉上有了笑容,忙說:“不客氣。”

帶孩子的旅客無論男女,都會有相同反應,這是共同心理,無須指明性別;而讓座事件中是指明性別的,而且性別互換後事情就無法成立:女乘客一般不會忘了致謝,而男性則一般不會因為對方不致謝而生氣。

單就與戴高帽密切相關的虛榮心來講,男女是有一定差異的:

男人要麵子好虛榮,多表現在追逐功名、顯示能力、展示個性以顯瀟灑和能人之形象方麵,而女人則表現在對容貌、衣著的刻意追求或身邊伴個白馬王子以示魅力方麵。

男人要麵子,好虛榮毫不遮掩,有時甚至坦率得令人吃驚,而女子則總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麵”。

女性對於麵子、虛榮還有幾分保留,而男子則是全力以赴去追求麵子,好似他的人生目的就是麵子一般。

男人為了麵子可以大動幹戈,有權力的甚至可以輕輒殺一儆百,重則發動戰爭;女人為了麵子則會大喊大叫或者在家裏鬼哭狼嚎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