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長於責人,拙於責己”是現代人的一個通病,世人也多以自我為中心去看待他人或判斷某事。結果,滋生恨與惡。
有一位史棣華女士,寫過一篇禱告詞,後來被許多婦女團體采用做公禱文。全文的精神可以凝結為“寬容”兩個字——
讓我們別把心放在小事上,讓我們無論說話行事都有豁達的心胸,讓我們不再挑人家的毛病,讓我們別隻顧自己。
讓我們能放下一切的虛偽做作,大家真誠相處,沒有絲毫成見。
讓我們不隨便論斷,遇事多思索,對人要寬大。
讓我們做事要周到,思想周全,讓我們不輕舉妄動,而冷靜溫文。
凡是應該做的事,讓我們能勇往直前,毫無畏懼。
求主讓我們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分歧都發生在小事上。遇到人生的大事,大家實在不可分,必須同舟共濟。
讓我們能發揮女性共具的偉大美德:主啊!讓我們能愛。
讓我們能忘記人家對不起我們的事,但是永遠記得人家對我們的好處。
用寬大來戰勝敵人,用容忍來化敵為友。不要心急,不要揠苗助長,到時候,自然會有收成。
但是世人多不善於寬容,而是用偏見這把無形的軟刀傷害自己,傷害他人。
這使筆者聯想起去年冬天發生的一場爭吵。
那天,在某係資料室,兩個年輕人因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見解分歧,發生了爭吵。學理科的年輕人洋洋自得地說:“科技是指我們理工科,你們文科站一邊去。”學文科的年輕人反駁說:“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科技產生效力的介體是人。沒有高素質的人,科技如何能成為現實的生產力?沒有文科,原子彈和氫彈就會四處爆炸!”
兩人開始是據理力爭,後是各顯身手,嘲笑和貶低對方的價值。兩人喋喋不休,直爭得聲音嘶啞,青筋暴突。奇怪的是,同在資料室的幾個人隻是靜靜地埋首報刊,似乎旁邊根本沒發生什麼爭吵。兩青年終於累得偃旗息鼓。
當時,我內心湧起兩種強烈的感覺,一是可怕的偏見,二是世人的麻木和冷漠。
談起寬容,著名作家肖複興說,寬容像是一泓溫情而透明的湖,讓所有一切映在湖麵上,天光雲色,落花流水,便都蔚為文章。寬容是人類最為珍貴的一種品質。寬容是吹開花朵的溫柔的清風,是吹落陰雲的溫潤的雨花,是容納大樹也容納小草的田野,是接受百鳥飛翔、歡迎風箏飛舞、允許陽光普照、暴雨傾盆的天空。在人們生存的世界,心煩意亂的事比比皆是,讓人們忍無可忍的事,可能天天與人們摩肩接踵,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寬容的前提是對那些可寬容的人或事。寬容,不是去對付,去虛與委蛇,而是以心去包容,去化解,讓幹澀的世界,通過寬容變得溫潤一些。而不是什麼都要你死我活,什麼都要勾心鬥角,什麼都要劍拔弩張,什麼都要斤斤計較。每個人不能做一泓深邃的湖,不能做浩瀚的大海,但起碼可以做到如一隻青蛙去寬容蝌蚪一樣,讓溫暖的夏夜充滿嘹亮的蛙鳴。
對於現今的時代來說,所缺少的不是心計和毒辣,而是缺少坦誠和寬容。盡管心計、毒辣、計較和無所不用其極的人可能帶來一時的飛黃騰達、春光占盡、獨占鼇頭,但終歸屬陰謀得逞的性質,為美好的人性所不齒。寬容是滋長愛的沃土,讓我們各自以自己的能力為愛的溫床添一把土,灑一滴水。
6.剔除心靈上的妒忌毒瘤
真正的領袖常常致力於尋找價值的真諦,他們常常會犧牲一己的虛榮心,因此,在他的周圍常會發現能幹的助手,以及有才能和樂於助人的朋友。
那些隻求虛名的人,常常不願意和比他們更能幹的人在一起,他們不喜歡稱讚人,隻是瞧不起人,有時候雖和有名望的人在一起,但卻以此沾沾自喜,並表示自滿,此外,他所選擇的心腹朋友也都是些巧言令色之徒。因此,凡真能幫助他而有堅強意誌或真才實學的人都與這種人絕緣。
大發明家和製作家馬克西姆曾說:“人們想從別人那兒獲得的,不外乎兩種意見:一是‘頌揚’,一是‘親愛’。然而立身行世,要把頌揚拋開,讓別人對你親愛,因為一經頌揚,就有人嫉妒,嫉妒便造成仇恨了。”
有一位書店經理,名叫畢克。他無意中發現一封信,在這封信裏,店員對他極盡辱罵諷刺之能事,並且認為他是個差勁的經理,還希望副經理能馬上接替他的職務。那位經理應付這封信的辦法堪稱一絕。
這位書店經理後來成了《畢克·老瑞歐周刊》的發行人。當時,這封信原是寄給副經理的,可是他們兩人常常互相拆閱信件,恰巧副經理當時不在,畢克便把這封信拆閱了。
畢克讀了這封信以後,就帶著信跑到老板的辦公室裏。
畢克對老板說:“我雖然是一個沒有才能的經理,但我居然能用到這樣的一位副經理,連我雇傭的店員們都認為是勝過我了。”畢克一點也沒有嫉妒,也沒有損害自己的虛榮心,隻是為自己用了那樣能幹的副經理而感到自豪。
後來,他的老板不但沒有撤換他,反而更重用他了。
畢克真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他對比自己能幹的人非但毫不嫉妒,反而大加肯定。為別人感到高興,這種人的精神著實可嘉。
邁克爾·喬丹是馳名世界的籃球明星,他在籃球場上的高超技藝舉世公認,而他待人處世方麵的品格更為人稱道。皮彭是公牛隊最有聲望超越喬丹的新秀,但喬丹沒有把隊友當作自己最危險的對手而嫉妒,反而處處加以讚揚、鼓勵。
為了使芝加哥公牛隊連續奪取冠軍,喬丹意識到必須推倒“喬丹偶像”以證明“公牛隊”不等於“喬丹隊”,1人絕對勝不了5個人。一次,喬丹問皮彭:“咱倆3分球誰投得好?”“你!”皮彭說。“不,是你!”喬丹十分肯定。喬丹投3分球的成功率是28.6%,而皮彭是26.4%,但喬丹對別人解釋說:“皮彭投3分球動作規範、自然,在這方麵他很有天賦,以後還會更好,而我投3分球還有許多弱點!”喬丹還告訴皮彭,自己扣籃時多用右手,或習慣用右手幫一下;而皮彭雙手都行,用左手更好一些、這一細節連皮彭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喬丹把比他小3歲的皮彭視為親兄弟,“每回看他打得好,我就特別高興;反之則很難受。”喬丹的話語中流露著他們之間的情誼。
正是喬丹這種心底無私的慷慨,樹立起了全體隊員的信心和凝聚力,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1991年6月,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的決戰中,皮彭獨得33分,超越喬丹3分,成為公牛隊這個時期的17場比賽得分首次超過喬丹的球員。這是皮彭的勝利,也是喬丹的勝利,更是公牛隊的勝利。
惡意的嫉妒像把利劍,給人造成重大傷害。
《人民日報》曾刊出令人震驚的消息:北京化工學院一位姓王的副教授由於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受到周圍一些人的嫉妒、冷遇、諷刺以至於被逼瘋了!
其實嫉妒心人人都有,它往往是一個人才能、意誌缺乏的體現。伏爾泰說:“凡缺乏才能和意誌的人,最易產生嫉妒。”因為自己技不如人,卻隻能用嫉妒的心理去排解心中的不平,一旦任嫉妒心理隨其發展,就會疏遠那些各方麵比自己強的人,到頭來不僅會孤立了自己,而且也阻止了自己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