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把握交友的真諦與說話的要義(2 / 3)

不少人能在社交場合中體諒、關愛他人,處處顯得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像是很通達人情的樣子。但是,一到了與自己利益相關的場合,卻爭先恐後,顯得粗魯蠻橫,惟恐自己吃虧,這就是一種虛假的“通達人情”。

舉例來說,在搭公共汽車時,乘客一窩蜂地擠上車,根本無視身邊的老弱婦孺的存在。這種人盡管是交際場合的彬彬君子、社交能手,但由於他隻講求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他在交際場合中的一切表現,可以說純隻是一種“心機”式的“通達人情”。

所以,練達人情不是用來表演以求實利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體現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精神。

俗話說得好,“日久見人心”——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因此,當我們以誠懇真摯的心為別人著想,同時也注意到每一待人處事的細節,很自然的,別人會感受到真情,也會伸出友誼的雙手,大家就能更友愛、更融洽、更合作,使人類社會更像一個大家庭!

4.言必有信:信用是處世之本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一個人的說話,第一要有信實。如果言而無信,便是給人家一個壞印象,從此以後,你的話不再能夠取信於人了。商鞅替秦國變法,第一件工作,就是立木於南門,下令說凡是能運到北門的立賞千金。本來搬運一根小小的木頭,而且又隻是從南門到北門的短短的距離,出此千金的賞格,未免太大得叫人不敢相信,誰都不肯做傻子來試一下的。然而,後來竟有一個人做傻子而為之搬運了,商鞅為表白他說了一定要做的緣故,所以立刻拿出千金來賞了那人。他這一個舉動,目的便是要取信於人,使人相信他的話是有信實的。

曾有一個學校裏的教員,對著一群頑皮的學生說:“如果有誰不守教室的規則,他將要受嚴厲的處罰。”可是他說過此話後,卻對一位在上課時用紙圈去擲別位學生的頑皮學生並不處罰,結果,學生再也沒有一個相信他,他一上課,教室中就亂得不成樣子。同是這一個班級,另一位先生,他見到有不守校規的學生立刻拉出來責罰了。他上課的時候,誰都怕責罰而嚴守著教室規則。

同一批學生,不過上課時的教員不同,為什麼會發生不同的情形呢?不用說,一是言而無信,所以他的話便無人肯信;一是言而有信,誰都對他有了信任。

有一家商店,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在門口貼滿了“虧本大拍賣”的廣告,隻要是常經過這裏的人,沒有人不知這是騙人的把戲。如果這家商店有一天真的要大拍賣,恐怕也不會有人去相信他是真的了。

有一個人借了人家的錢,說明到下月的五日一定歸還:可是到了那時不能歸還,因此再約緩期到十日:豈知十日到了還是不能歸還,於是又約緩期到十五日,十五日仍不能歸還,約再緩期到二十日。即使二十日那天還清了,以後想要再借,人家一定要說他信用不好,不肯借給他了。如果這個人向人家借錢,講明在什麼時候償還,他到期毫不失信,人家對他便先有了一個好印象,他以後再開口借錢,講明何日償還,自然會使人相信而借給他的。

一件事失信於人了,以後無論什麼事都不能再取得人家的相信,因為是先把一個壞印象給人家了。

5.講真話:假話隻能傷害自己

(1)說“真”話

說“真”話即用真摯誠懇的語言去打動對方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這裏的“真”不僅僅隻是包括“真實”的意思,更重要的還在於要有“真情”。

真實、篤誠和真情是說“真”話時猶須注意的要素,以真實為鋪墊、為基礎,以真情動人、以真情感人,才能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人是有情感的高級動物,情感是人的心理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人對他人和外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產生的內心體驗。這種內心體驗具有情境性和直接性,情感的產生需要外界的刺激。在人際交往之中,飽含真情實感的言語是喚起情感的一種最具神力的武器。運用真情激導的言語策略,可以順利促使雙方產生情感共鳴,關係融洽,形成良好的交際氛圍;可以較快地促使雙方強化相應的感性認識,形成並鞏固某種態度傾向和觀念信仰;可以有力地推動人們將某種行為動機付諸實施,並為成功積極奮鬥。

(2)講假話無益

有些人不管什麼情況都以說謊來解決,這種人可說是心態上已經有了病症。但是,不論任何,一旦開始了騙人的想法,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地繼續下去,因為“謊言就像是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

一般人會以謊話連篇企圖取得別人的信任,而且大多數人也都以為說謊沒什麼大不了的。雖然幾乎沒有人是真正的絕對誠實,但朋友之間切記不可欺騙對方。

說謊其實是最沒效率而且最費事的行為。然而,要做到完全不說謊卻又非常困難,這就是不容易的地方。

我們常聽人家說“出家人不打誑語”,由此可以知道說謊是清修得道的障礙。

雖然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說過謊話,而且要自許做到絕不說謊,也的確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然而,不管怎麼說,朋友交往的時候還是要努力由內心做到不說謊,因為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前提,還是要抓住對方的心。因此,朋友之間絕對不容許有背信的行為。

當你對某一個人說謊的時候,第三者正在冷眼旁觀地看這件事,或許就因此產生了絕望的心情。因此,你雖然隻是欺騙了一個人,但感到你不誠實的人卻可能包括其他人。你隻要有欺騙的行為,人格就會遭到質疑,而且會迅速地散布到你周圍的其他朋友。朋友是你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得到的資產,卻因為說謊而輕易地毀棄掉自己難能可貴的資產,這豈不是太愚不可及了。

有些人非常喜歡說大話,也常對別人大吹大擂地宣稱某位社會名流是他的好朋友。當別人前來拜托他幫忙拉關係的時候,他又要製造出其他的謊言來自圓其說,結果卻是一點忙也幫不上。這種人縱然是費盡心思要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但所能得到的成效卻十分有限。

有時,你說假話即使並沒有直接傷害到他人,卻已經破壞了自己的信用。即使有時不得不以無傷大雅的謊話,來達到某一種目的,但對朋友的交往隻能產生負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