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生活變成幻想,再把幻想化為現實。

——居裏夫人

人類靈魂深處,有許多沉睡的力量,喚醒這些人類從未夢想過的力量,巧妙運用,便能徹底改變一生。

新時代新成功女性能夠包容,懂得尊重別人的選擇。她們的性格猶如銅錢,外圓內方,在柔情似水的外表下,跳動著一顆堅強的心。新成功女性用最溫柔的行為出擊,爭取最合理的待遇與最合適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她們理性地去愛,卻不依賴愛情,充分享受它帶來的甜美……不控製情感卻把它向美好的目的地引導。

兩性之間僵立的局麵逐漸趨於和諧,人類慢慢體會出親密情感的可貴價值,社會意識的鍾擺已然蕩向嶄新的認知,肯定了人際關係和家庭的重要性。現代的女性極力想爭回許多傳統的實質價值,但她們卻又不願放棄近年來所獲得的一切。所以她們感覺迷惑、矛盾、無所適從。她們需要男人來填補精神的缺憾,可是又高舉女性至上的旗幟,決不妥協。

很多女性認為,惟有完全獨立自主,創造一番事業才是女性自覺的極致。交男朋友、結婚和生子都是不值得表揚的做法。這些年下來,相信一定有很多人發覺:工作的確是相當辛苦艱巨的,就算竭盡一生心力也未必成功。可是女性依然不願意全然地依賴男人、愛戀男人……再強調一次,依賴和愛情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需求,但是這份需求必須有其合理的抒發尺度……

婚姻帶來責任和義務,但它仍舊擁有另一種形式的自由和滿足。孩子的確惹人操心,耗人體力,但是他們卻能讓人享受到莫名的喜悅和滿足。女性解放給予我們抉擇的意識,更肯定了自己的生存價值和能力。女性開始重視自我的需求,更努力為自己架構生命的形態。但是今日的女性逐漸發覺到愛情的需要,也試圖妥協激進的腳步,意欲享受愛情、婚姻和子女所帶來的喜悅。

姿質聰慧的傑出女性一定能體會到:絕對獨立的輝煌事業並不能帶給我們全然的滿足,愛情亦是如此。惟有事業、愛情兩者並進,才能臻於圓滿和諧。

新成功女性是走鋼絲的能手,在家庭和事業之間求得平衡。眼見險象環生,忽地來個漂亮翻身,又是一副悠然美態。她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角色,她流動在職業女性與賢妻良母之間,什麼場合,什麼角色,毫不含糊。這類女性接受過較高的文化教育,有自己的思想,見解;會家政、理財;懂美學,有生活情趣。在某一階段,她們會在事業上有所作為,將生活重心偏於工作上,而到某個特定的階段,她們會迅速轉移其重心,將其偏移到家庭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都會顯得遊刃有餘,活得很輕鬆、瀟灑。

新成功女性有完整獨立的人格。在經濟上,不依靠任何人,因為她們懂得堅實的經濟基礎,是維護自我尊嚴的必需。通過經濟的獨立,她們享受著成就的滿足感。在精神境界,她們不是某個男人的附屬品,懂得通過交友、讀書、娛樂,充實自己的內心。所以,即使沒有愛情的滋潤,仍然活得自在而舒坦。她們不為不愛自己的男人流淚,也不會因為男人的承諾而用一生去等候。她們,隻相信自己,不用依賴別人也能活得很好。

人生必須像登山一樣,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攀登才能達到完美的境地。

組織管理能力是指為了有效地實現目標,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把各種力量合理地組織和有效地協調起來的能力。包括協調關係的能力和善於用人的能力等等。組織管理能力是一個成功的管理者的知識、素質等基礎條件的外在綜合表現。較強的組織管能力,無論是對個人才智的發揮、事業的成功,都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積累:

1.從心理上做好準備

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及自覺性。作為一個管理者,不論能力如何,隻要有竭盡所能完成任務的幹勁及責任感,是會做出成績的。所謂“勤能補拙”,即是這個道理。以這種心理準備去完成任務,即可自然而然產生自覺與自信,在不知不覺之中獲得很大的進步。

組織領導能力的產生當視情況而定,一開始即擔憂適不適合做組織者,是不正確的觀念……其實,每個人都有成為卓越的管理者的潛能,正如任何人天生都具有創造性一樣。差別在於是否我們能將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充分發揮。

2.最重要的是贏得別人的支持

有一種說法,成為一個成功的組織管理者30%是得自於天賦、地位與權限,其餘的70%

則是由該團隊成員的支持程度所構成的。

所謂的天賦是指自小就活躍於群體中,且有不願屈居於他人之下的個性。地位及權限是指被上級任命為組織領導者之後,在團隊內所擁有的職務及權力。相比較之下,在構成領導能力的要素中,群體成員的支持及信賴顯然比天賦、地位、權限重要多了。相反的,不管獲得多大的權限和地位,不論上級如何重視、支持,若無法獲得團體成員的支持,則隻能算擁有1/3的領導力,將來必會完全喪失權威。

3.學會傾聽、整合別人的意見

在團體組織者的必備條件中,最迫切需要的是良好的傾聽能力及長於整合所有成員的意見。即使工作能力不是很出色,或拙於言辭,但若能當一個好聽眾,並整理綜合眾人的意見而製定目標,就算是一個優秀的組織領導型人才。

卓越的管理者不能自己閉門造車,而要不厭其煩地傾聽別人的意見。長於傾聽的卓越的管理者容易使人產生親切感而讓人更敢於親近。因此,她必是謙虛的,且要有學習的態度……才能成為一位好聽眾。相反,自我表現欲過強者常令人敬而遠之。一個人有說話的權利,也應有聽別人說話的風度。

如果管理者在與人談論時,能設身處地耐心聽人傾訴,並不忌談話時間的長短。這種管理者必能得到眾人的信服。所以,做一個好聽眾是成為卓越管理者相當重要的條件。

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者,便能以對方立場來思考或感覺,因此能讓人有體貼溫馨的感受……不過,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一些客觀的與主觀的原因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反而愈來愈遠……作為組織者具備此條件便更加顯得迫切。長於整合大家的意見,就是盡量綜合所有成員的意向及想法,再經過分析整理,得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結論。

對於看似互相對立或矛盾的意見,管理者須有能力找出兩者的共同之處,並挑出優點而予以“揚棄”,以掌握互相對立想法的中心思想,再創造第三個想法。

能辯證地整合、傾聽成員意見者,必是一位優秀的管理者。即使開頭不能做得很好,隻要以此為努力的方向,終必能成為出色的組織者。

4.使別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觀念

所謂思考,也就是在腦海中“自問自答”,是對話的內在化。而賢問賢答,愚問愚答,是當然的事。發問和回答的技巧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運用難懂、抽象化的文字,會讓人理不清頭緒,不知所雲,說矯揉造作的語言,各成員對該組織者必然敬而遠之。即使是語言學家,為了使大家明了其理論,也必須從抽象的語言中走出來,將其觀念具體化。常人往往在不自覺中陷於語言的形式,結果隻知語言而不知其具體的意義,這種現象,稱為固定觀念。所謂固定的觀念,也就是先入為主。在打破固定觀念之前,好的創意無法顯現。

人類運用語言思考,往往把它抽象化,以求掌握自然的法則,這很容易拘泥於固定觀念……因此,必須注意觀念的具體化,盡量使語言和事實趨於統一,才能夠真正解決疑難問題。

要做到觀念具體化,必須付出相當的努力。人往往被語言所蒙騙,以為已經明白其中意義。為了證實自己真正了解的程度,可以用“為什麼”、“譬如”等概念來自我檢討。“為什麼”是真理的探求與創造的最強大武器,“譬如”則是對實踐的理解。也就是說,管理者必須把知道的理論知識、經驗教訓靈活付諸於現實,方能取得應有成效。使觀念具體化,讓思想語言與事實更為接近,是不容忽略的大事。

5.熱意、誠意和創意

“組織領導能力”強調領導能力的“三意”。而所謂“三意”就是現在所說的組織領導之道。

三意就是熱意(熱心)、誠意和創意。

熱心就是抱著極大熱情去做事的態度。它是振奮之心,是鬥誌,也可以說是幹勁。組織領導者本身必須比團體成員多幾倍的熱心。

誠意就是真誠的意願,也就是要遵守諾言,言出必行。允諾過的事,即使十分微小,也應竭力完成,才能獲取團體成員高度的信賴。

所謂創意,就是在創造新事物的狂熱念頭驅使下,不滿足於現狀,常常向舊事物挑戰,不斷為改善、革新、創造而下工作。

在積累事業的“資本”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必須有鞏固的權力基礎。

在很多人的眼中,權力似乎是一種很神秘的威勢,實際上我們透過神秘的表層去觀察權力時不難發現,權力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不僅不神秘,而且是有規律可循的,作為領導者如果理解了這一點,就不難掌握權力藝術中的最關鍵環節:即學會鞏固自己的權力,在權力運用上藝術化地進行權力的分配與管理,使權力輔助自己成就自己的事業以獲得成功。

當一個人處於一定的領導位置之後,無形之中,一個人也就成為某些想獲取權力的人的假想“敵人”,那麼作為領導者將如何麵對身邊的這些人,使他們為自己認真地效力,而同時又將如何麵對自己的工作,使它順利展開,為自己獲取通向更高權力的資本呢?這就需要鞏固自己的權力。

創造自己的傳奇是指留給別人一些比較成熟和個性化的印象,雖然傳奇本身並不能保證使人富有、有權力和成功,但它往往是成功的先驅,是保證權力穩固的前提。打個簡單的比方,一般麵對著門的辦公桌總顯得很威嚴,因為它控製了整個房間,所以這成了目前辦公室最常見的擺設,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把辦公桌放在角落裏或麵朝牆暗示自己不需要在自己麵前橫一塊木頭來保護,這種不同一般的作法往往會使別人為難,不知如何待……反而使自己獲得優勢。

其次是保持適度的距離感。當然保持距離的程度要因人而異,其目的應該是要人在不被孤立的前提下蓄而不發,在不會對成功不利的前提下,為自己:創造一個性格多變的名聲。當然要注意,拒人於千裏之外也可能喪失良機。因而兩全其美的辦法莫過於一方麵讓自己在顯得平易近人的同時,利用時間安排和別人見麵的方式,顯示自己的忙碌程度。例如,可同意與打電話來的人交談,然後讓他到秘書那裏定個時間,叫秘書強調領導有多忙。接電話的方式也可以表明這一點,至少等電話鈴響5遍之後再去接,否則會給人留下對方急於接電話的印象。

撒切爾夫人有句名言:“你願意屈服就盡管屈服,但我不會。”她在西方文化中給人留下了一個理想領袖的印象——堅決果斷。對於領導者而言,沒有什麼比舉棋不定優柔寡斷更可怕的,不管如何,決策果斷使一位領導者看上去更像一位領導者。過去英國人成群結隊一睹英皇亨利二世的風采,就因為他臉上顯示出的活力。所以要想成功,多顯示點活力就夠了……講話簡潔明了,步伐堅定。總之千萬謹慎,不要顯出孩子氣,或過分的熱情與焦慮。比如說如果自己說話擲地有聲,別人就會以為領導處事決斷,造成一種大權在握的印象。

作為一個傑出的管理者必須有很強的洞察力,能迅速對發生的事情作出解釋。所謂洞察力用世俗的話說就是學會留意別人的情緒變化,了解部門的派係鬥爭。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羅馬人常說,要刺殺一個人,就必須接近他,獲取了信任並且了解對方的弱點。豎起耳朵,瞪大眼睛走過一間辦公室,這就是一種接近的方式,去得越勤,得利越大。有證據表明,領導者對他們常見的人總比不常見的人更信任。這當然也提醒人,最有可能算計自己的人,不是那些公開流露出敵意或表示不合作態度的人,而是那些麵帶微笑,看上去不會耍陰謀詭計的人。

古今中外成功的領導者,都很重視“天時、地利、人和”。因此掌握好這三方麵的關係,積累事業的資本,是走向卓越的重要根基。

品質決定格調,卓越女性不僅要在事業上追求卓越的表現,同時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鑽石般的品質也會給她帶上無形的光環。

創造性人才都有某些相同的人格品質,這些人格品質展現出他們創造性思維的自我特質,與普通人比較而言,創造性人才是活躍積極的,獨立而有主見的,他們一直與周圍世界保持接觸、聯係,並為更好地理解世界、改造世界、更好地生活於這個世界中而努力。

1.青春態度

創造性的一個普遍特點是,不論人的年齡和經曆如何,對人生、對事物都具有青春感、新鮮感。在這種精神狀態下,人就會變得更為靈活機智,對任何事物都願意去嚐試一下,這類人也就更容易注意到事物中需要改進的方麵。心理學家指出,人越是注意到生活中需要改進的不完善的地方,就越容易走上創造性發展的道路。

2.自信心

在發現生活中的不完善的方麵,力圖改進生活條件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必然會遇到挫折、失敗。許多人或許就會認為,這種自然的、健康的失敗就是個人的失敗(科學家們把他們研究中類似的失敗稱為負發現)。實際上,生活中的許多失敗,其原因在於新的情況,而不在於進行探索的人。然而,創造性的嚐試常常受到非難。要抵製這些消極的影響,創造型的人就必須具有高度的自信心;他們要實踐自己所認定的真理,就必須有自信心和力量。

3.勤奮刻苦

在一項對卓越的科學家、藝術家進行的研究中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勤奮刻苦、持之以恒的獻身精神。顯然,這一發現是有道理的,因為正如我們已經知道的,有效的思維需要時間和精力。馬斯洛對創造性和勤奮態度之間的關係有他明確的看法。他指出:

“我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勤奮工作中度過的。我感覺我們的學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很明顯……人們的印象就是:創造性猶如在某一偉大時刻爆發於人腦中的閃電。而富於創造性的人都是勤奮刻苦的這一點卻被人遺忘了。”

4.對體驗的開放態度

創造型的人對自己的良好感覺(心理健康的跡象)使得他們能夠接受更多的來自無意識的以及外部的世界的體驗,這種行為同以防禦為目標的行為正好相反。以防禦為目標的行為把來自於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的體驗或者封鎖或者歪曲,不讓它們進入意識領域。要促進人的創造性行為的發展,那就必須使他有安全感、尊嚴感和自由,否則,用詩人威廉·希萊克的話來說,“人把自己封閉了起來,隻從自己洞穴的縫隙裏望世界。”

5.對模棱兩可的容忍

對新的體驗的開放性態度包括對模棱兩可、混亂、矛盾、異常和懷疑狀態的高度容忍。

如給予這樣一種選擇機會,一是簡單而又組織得很好的任務,一是複雜而又混亂的任務。創造性的人往往選擇後者,他們敢於接受混亂和複雜的挑戰,準備在不同的或更高一級的思維層次上進行重新確定或重新組織的工作。

6.幽默感

幽默感對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創造型人才的重要特點。幽默感的顯示不僅防止了心理疾病的產生,而且使人相信,創造、探索、發現用獨特的方法把事物(重新)組合起來是一種多麼高尚的樂趣。

7.童稚的創造性

創造性勞動常常不僅具有幽默性的特點,而且還具有遊戲性、鬆弛性及“並不一定需要知道所有的答案”這種一般感覺等特點。創造型人才樂於做自然的探險者,他們懷著開放的心理,敞開的胸懷,伸展雙臂去尋求、去接受新的、具有挑戰性的體驗。產生這種行為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創造型的人對自己有足夠的認識和信心,在追求新的希望和前途的時候,他們會像孩子一般讓自己的心理處於童稚狀態,但同時又能控製住自己的思想和情緒。

馬斯洛指出,創造性是人性的根本財富,一切人生來皆有,但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喪失了。因此可以說,創造性的火花潛伏於一切人身上,一旦有適當的鼓勵液,即能點燃此潛力,使人類的生活更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