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海軍老兵的瑞斯,早已見過各種場麵及人物,因此麵對一屋子大公司的大老板,她仍然可以泰然自若地展現她的電子設備。她無需向他們彎腰作揖,因為她能完全配合科技的改變,勇敢地遷移、擴展公司。有目共睹的優異成果,使她榮登“德州年度風雲女性”。

我們身處不進步便被淘汰的年代,不論在企業或個人生活中,都必須改進自己,才能避免在事業生涯和人際關係中退化。在測量遊泳選手的AQ表現時,AQ較高的人有進步,AQ較低的人則相反。

(7)保持鬥誌的毅力

毅力是走向卓越的必備條件和基礎,是挑戰自我的綜合體現。

10歲開始踏上滑冰場的葉喬波是個追求完美的孩子,嚴酷的訓練讓年幼的她疲於奔命,但為了心中的夢想,她一路堅持下來。18歲那年,她的頭椎受傷,經北京、沈陽幾家大醫院診斷後得到了相同的結論:再繼續練將有癱瘓的危險。繼續與放棄的艱難選擇擺在葉喬波麵前……生性好強不服輸的葉喬波毅然選擇了前者。

1988年,已進駐冬奧會選手村三天的葉喬波突然被國際滑聯取消參賽資格,並被罰停賽15個月,理由是她所吃的中藥裏含有禁藥成分。這一次的打擊無疑是沉重的,23歲的她還能有多長的運動生涯?麵對這並非自己造成的過錯,喬波欲哭無淚,但她卻並未屈服!四年後的冬季奧運會上,葉喬波以一連串令人震驚的成績,讓世人刮目相看。

這時葉喬波已28歲了,去留的抉擇又困擾著她,斟酌再三,葉喬波再次以超人的毅力留下來,為自己設定了更高的目標……超越榮譽的決心使她戰勝了病痛。超越自我的信心使她不再患得患失,她要完成的是一項神聖的事業,勝利固然重要,失敗同樣值得鼓勵,隻要不斷奮鬥,就能發揮自身的價值,葉喬波用不斷的奮鬥來充實自己的人生經曆。由於各種誘惑容易使人偏離既定目標,她必須以超乎尋常的意誌來抵禦誘惑。葉喬波將自己的樂趣建立在追逐目標的奮鬥中,建立在實現目標的那一刻。

毅力是登

峰造極的精髓,是在麵對挫折或失敗時,依然不斷嚐試的能力。長期下來,少有其他特性能如毅力那般創造成果,若配合創意,更能發揮積極作用。

(8)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

災難及悲劇往往會造成出人意料的成就及長足的進步。1883年8月,一場龍卷風襲擊明尼蘇達州的羅徹斯特,龍卷風去後的廢墟中,卻建立了舉世聞名的梅爾醫院。在《投資人日報》上有一篇丹尼爾·J·墨菲寫的文章,敘述聖法蘭西斯修道院創辦人艾弗瑞·

莫絲帶著缺乏醫療訓練的修女,協助照顧在龍卷風中受傷的人。她在當時,極力設法說服鎮上最資深的醫生,使其終於答應在她募款建立一所醫院後,擔任該院的院長。這位醫師的大名是威廉·瓦若·梅爾,他所主持的聖瑪麗醫院則是名聞遐邇的梅爾醫院的前身。

20世紀初,圓形象鼻蟲席卷美國南方棉田,阿拉巴馬州南部受災尤其嚴重。就是這一場災難使當地農民認識到必須使農作物多樣化,他們開始種植花生、玉米、新鮮蔬菜、黃豆……結果使整體經濟大為改進。阿拉巴馬州恩特普萊市民甚至因此在市中心立碑紀念象鼻蟲……

通過這些事例,可以讓我們認識到,遇到災變時,不要一味地驚慌、埋怨,想想看它能帶給人什麼樣的啟示,或許反而會因禍得福呢!

麵對不斷湧來的變化,接納不確定的未來和變動的環境的能力就舉足輕重。甚至最有經驗的登山專家,也得麵對落石、多變的天氣、突如其來的洪水和火山爆發的挑戰。然而,若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會有任何影響,就會在變化中喪失應變能力,而這可能就是促使人放棄的主要原因。

許多人認為改變教人驚慌失措,覺得這是影響層麵廣泛的長久威脅,無力控製。雖然迄今尚無任何這方麵的正式研究,但由我的調查可以明顯看出一個趨勢:樂於接納改變的人能積極麵對逆境,用逆境加強決心;而不能接納改變的人惟有麵對失敗。

(9)不屈服挫折和壓力

有堅定的信念,才能不屈服於挫折和壓力,才能做到持之以恒,完成預定的計劃。

一個有堅定信念的推銷員,對自己推銷的產品深具信心,因此態度、肢體語言、聲音、表情等方麵也在反映出這種態度,使顧客感覺產品的確有價值,十之八九會購買——不是因為對產品或服務有信心,而是因為相信這位推銷員。

我們的感覺是會感染他人的,例如勇氣經常會感染他人,堅定的信念也同樣具有傳染性……對自己所傳授的知識有堅定信心的老師,必定能夠讓學生具有同樣的信心。瑪麗·凱曾說過一句話:“很多人都因為別人對他們的深切期望,而達到出乎自己意料的成就。”簡單地說,就是因為別人對自己的信念,使自己產生信心,有了更高的成就。

的確,信心是由於相信及知道自己所教導、從事或推廣的東西絕對正確而產生的,這些信念感染了生活圈周圍的人,那些人和社會都會因此而獲益。

一個有堅定信念的人,必定會全心全意把這些信念傳遞給他人。一個有堅定信念的偉大領袖,必定能以他的堅定信仰吸引許多信服他的人。同時,有堅定信念的人一定會樂於工作……並且遠比那些缺乏信念的人更成功。

生活中絕不會缺乏壓力,不論是工作上的壓力或喪失所愛、被炒魷魚、生病受傷、覺得孤單寂寞等都會產生壓力。不能接納逆境的人,經常受挫折折磨,有些人很慢才複原,有些則永遠不會複原。

在更極端的情況下,無能力控製的感覺使人喪失彈性——也就是恢複能力。攀登者必須要有彈性,因為經常得麵對登山的種種逆境。有時千辛萬苦,沿著特定的路徑向上攀爬,結果卻發現難以跨越的障礙。這時必須克服身心雙方麵的失望和疲憊,重新規劃新路徑,有時甚至得先退再進,繼續登峰造極。

研究堅韌的知名學者歐勒特證實,以堅韌的態度——控製、挑戰、投入麵對挫折的人,在麵對困難時能采取各種彈性方式回應。而不能以堅韌態度回應挫折的人,則會因逆境而軟弱。

(10)勇於承擔責任,然後找出根源

一家貿易公司的前台文秘,她的日常工作除了接送來往客人以外,就是整理打印一些外發傳真和文件。一次,經理讓她打印一份報價單,由於一時疏忽,她把一個小數點的位置安放錯了,結果拍出的價格當然就與真實價格相差很大,經理接到對方回複的時候,發現了這一問題,便來到前台找她,其實經理並沒有要狠狠怪她的意思,他隻想以此來警告她。今後工作一定要認真而已,可是文秘卻一副無辜的樣子加以否認,使得經理對她大為光火。

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犯了錯誤在所難免,隻要把它承擔下來,找到出錯的根源加以改正,沒有誰會太在意這些,但是如果一個人,明知道自己是錯誤的,卻不敢擔當下來,這便會讓別人就覺得其作為人的不誠實,必然失去他人的信任。

你的事業是否處在停滯不前的狀態,前方是否已沒有希望的光芒,心理是否已經有了屏障,是否可以勇敢的衝出這頭上的“阻礙”!

亨利·明茨伯格在《關於管理的十個冥想》中也提到:“組織需要培育,需要照顧和關愛,需要持續穩定的關懷。關愛是一種更女性化的管理方式,雖然我看到很多優秀的男性CE0正在逐步采用這種方式。但是,女性還是有優勢。”

不可否認,盡管現在到了女性管理者發揮才能的時代,但女性在職業發展中存在諸多瓶頸。

對於大多數女性白領而言,做到中層領導職位,想進一步晉升……就如同麵對一個透明的玻璃頂,未來看上去近在眼前,卻怎麼也跳不過去。

這是因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女性首先就沒有平等地看待自己。很少有女性在職業規劃中把自己定位為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她們更希望在個人生活和事業上尋求最佳平衡點。在這種心理的引導下,女性主觀上要求晉升、追求事業成功的態度就會表現得不如男性那樣積極。

同時,女性作為管理者還受到歧視。《哈佛商業評論》曾經對1000名男性和900名女性高級工商主管進行過訪問,其中2/3的男性主管和1/5的女性主管表示他們對於在一個女老板手下工作感到不舒服;同時隻有9%的男性主管和15%的女性主管表示樂於在一個女老板手下工作。

專家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對女老板的不利印象,主要在人們的習慣性觀念中,男性比女性更接近人們心目中理想老板的形象:強勁、果斷、待人有度量、看問題有高度、處理問題有水準。

女老板的管理風格很容易受到攻擊。如果女性與男性同樣采取一種溫和的領導方式,男老板的行為更有可能被積極地解讀,而女老板的溫和則往往被認為是沒有魄力的表現。一位女性管理者深有體會地說:“有時處理問題時,有人會認為你是女人太軟弱了;但如果你強硬,人家就會說你像個男人。”

除去以上的社會因素以外,女性一些先天因素限製了她們的發展。

一位男性領導總結:“女性管理者做深入細致的工作比較適合,她們對宏觀和戰略層麵的把控差一些,在引領變革方麵也不如男性。”

因此,被采訪者普遍認為,女性管理者應具備雙性優勢,這是女性人才未來發展的方向……具體說來就是女性管理者在具備女性優勢的同時,也要具備一些男性的優秀品質。具親和力而不失原則,注重細節而不失全局,擅長梳理而不失決斷力,不斷提升自己的領導能力。

中華女子學院副教授羅慧蘭曾撰文指出:女性在事業上要想有成就,就必須具備比男性更堅強的心理素質,向男性學習。在成功女性的身上,融合了男女兩性的氣質,既有女性的溫柔、細膩、富於情感的一麵,又有男性的剛強、果斷、意誌堅定的一麵。由於女性具有以上優勢,在尋求合作、實施人性化管理方麵往往比男性更容易獲得成功。近年來,在管理學界有一種說法,女性化的領導模式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事實表明,權威型、命令型的男性領導模式即將被人性化、情感型的領導模式所取代,而女性由於具有感情細膩的心理特點並善於把這一優勢融於管理之中,形成女性獨特的管理風格,因此往往容易獲得成功。

每一個聰明的領導者,都明白這樣一個官場哲學:想要下屬抬舉你,必先要抬舉你的下屬。一個成功的女性管理者,隻有使下屬樂於接納自己,樂於接受自己的情感、態度和觀點,心悅誠服地聽從自己的指揮,才能使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下屬越是努力工作,管理者的業績當然也越彰顯,前程就會更好。若想要有好的業績,並據此繼續上升,那麼爭取下屬的捧場,總是一種好策略。

對於一位管理者特別是新任管理者來說,要使下屬樂於接納自己,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1)多與下屬交流,使他們從感情上接納自己

“知之深,愛之切”,增進人們對自己的了解是增強新任領導個人魅力的前提。因此,作為團隊的管理者必須經常與下屬交流情感、交換對事物的態度和看法。在交往中,要向人們顯示出“我樂於與你為友”、“我是真誠地喜歡你”等態度。要恰當地向人們展示自己的知識、才能以及與大家相同或相近的生活行為方式,使人們消除對自己的神秘感而真心地敬佩和親近自己。要注意自己言行的細節,比如,一個不經意的微笑、一句溫馨的話語等,都可以有效地拉近與他人的心理距離,促使人們從情感上接納自己。

(2)體諒下屬,維護他們的尊嚴

麵對不同的對象,新任管理者要入鄉隨俗。在機關和企業,麵對視野較為開闊、獨立精神較強的公務員和職工,上級則必須充分尊重下屬的主人翁精神,體諒下屬的辛勞與苦衷。

在學校和科研部門,麵對知識淵博、各有專長且自尊心極強的知識分子,上級則應特別表現出對他們的信任和尊敬,注意維護其尊嚴。

(3)區分場合,強化不同的角色意識

給人美感,使人體驗到美的享受,是成功的管理者人格魅力的升華。在這方麵,新任上級應區分場合,合理強化自己不同的角色意識。正式場合下要“像個領導”,辦事果斷、責任心強、思路清晰、目光深遠、顧全大局、堅持原則;非正式場合下,要“像個群眾”,平易近人、不擺官架、不打官腔、善於傾聽、靈活處事。能將工作與生活嚴格區分開來是領導者的一項基本功,也是對管理者的言行給人以美感的客觀要求。若非如此,假如在工作領導行為中帶有生活中的隨意,便會使人們認為是將工作當兒戲;在生活中帶有領導活動中的嚴肅,則會使人們覺得領導者有意擺譜,令人生厭。

(4)多用讚揚,讓下屬樂於聽命於

人各有長短,每個人最欣賞的是自己的優點。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工作最需要的也是最大限度地發揚每個人的優點。多看別人的優點,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真誠地讚揚別人的優點,對一個領導者來說有時可能是違心的,有時會覺得無暇顧及,但這不僅會使其錯過很多幫助下屬揚長避短的機會,同時也會無意中加劇領導者與群眾之間的隔閡。優秀的管理者會用讚揚給人以成功的喜悅,用讚揚消除人們艱苦勞動後的疲憊,用讚揚激發人們對成敗得失的反思,進而靠讚揚樹立起自己的威信,使別人樂於接納自己。

(5)盡量討好下屬,不要輕易在下屬中樹敵

有些女性管理者性子急,易衝動,對下屬的工作言行,稍有覺得不妥,便不顧情麵大呼小叫一頓批。有時心是好的,但方式簡單,容易造成下屬的敵對心理。

樹敵的結果是可怕的,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可能會在背後有人寫匿名信、投否決票等事件發生。

因此要盡量討好下屬,批評和處理下屬要“溫而厲”地進行。不要以為是下屬,就可以隨心所欲對待。要牢記美國一位公司總裁塞德曼說的這樣一句話:

“優秀的工作人員不能挽救一個壞的官員,但是,壞的工作人員卻能把一個有能力的官員整下馬。”

這說明,管理者能不能,會不會管理好自己的下屬,也是決定他們是否忠誠盡職的重要前提。

外界的幫助固然重要,關鍵還是自我解救,因而女人應學會一些心理困境自救法。

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多有失意與困惑的時候。事業的挫折、家庭的矛盾……人際關係的衝突等都是經常會碰到的,如不注意調劑疏泄,會導致內心矛盾的衝突,使自己陷入抑鬱、焦慮、悲痛等心理困境之中,對身心健康危害極大。此時,外界的幫助固然重要,關鍵還是自我解救,因而女人應學會一些心理困境自救法。

(1)回避法

俗話說惹不起咱躲得起,“躲”也就是回避,雖簡單但實在有效。當某些人和事、某些場合使你鬱鬱不樂,或即將火冒三丈、體驗到內心矛盾衝突時,應及時回避,不在導致心理困境的地方駐足,以免“觸景生情”,找一安靜處,靜默十分鍾,或聽聽音樂、散散步,都可分散注意力,淡忘煩惱,使內心趨於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