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很不容易的,哪一年才可以再活,我不知道,所以你要趕快好好的活,該做的事趕快做,讓自己身體好,能到處跑就到處跑。
——羅蘭
從容淡定的女性總能追求生活的樂趣,總能發現美麗的風景。哪怕身心一次次受傷……哪怕生活一次次受挫。隨意的女人更加寬容、更加感恩,更加呈現出曆盡滄桑卻依然隨遇而安的美麗。
美麗的少女清純可人,她們麵若桃花,修長豐滿的身材充滿了青春的活力,飄逸的長發令人怦然心動。她們年輕、健康,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男孩子的讚美追逐,更增添了她們的嬌豔與自豪。但是,少女的美麗就像夏天的鮮花,雖然嬌嫩欲滴,有時卻經不起風吹雨打;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婚姻生活的開始,家務瑣事便會接踵而來,美麗的鮮花便會迅速凋零。
青春的花開花落使女人疲憊,四季的風花雪月讓女人不堪憔悴,世事的紛亂,滾滾的紅塵,磨礪著女人細膩柔軟的心。邁過了30歲的人生,開始慢慢步出熱烈、燦爛的青春季節,歲月不隻是刻在女人的臉上,更沉澱在女人的心裏。這時的女人,被一種淡然、從容、柔和的氛圍所包圍。淡淡的風、淡淡的雲伴隨的是淡淡的夢、淡淡的情,不再有少年時的無病呻吟。這時的女人更像一杯清茶,“落花無言,人淡如菊”,煎茶聞香,養心頤性。
淡然的女人崇尚簡單的生活,淡淡地來,淡淡地去,少而又少的出頭露麵換來的是靈性的清淨,對人生、對社會的寬容和不苛求,得到的是自己內心的寧靜和有條不紊。
淡然的女人對工作和事業努力著,足以維持體麵,但不忘乎所以。女強人不是她們,因為她們知道,人生需要執著,但更重要的還是隨緣。簡單地活著,善良、率直、坦蕩,就使女人有時間和心情去品評人生的況味,享受人生的樂趣。滾滾紅塵中,淡然的女人拒絕練就那種江湖油滑的性格,愛自己勝過愛一切人。
淡然的女人會在世事的牽累、終日的忙碌中,偷出空閑,修飾自己、滋養自己,用自己淡然的心境去嗬護那長長的秀發,呈現出來的是清晨陽光般的笑容、端莊的氣度、深厚的內涵。白日的塵埃落定,燈下的女人會讀一點書,看一段散文,修複日漸粗糲的靈魂,使自己依然溫婉和悅。愛上一個人,千絲萬縷的心事托付於他,溫柔寬容地待他,歲月離合,執子之手,生死相契。江湖之中,豁達寬厚,修煉從容的情態、健康的心智。淡然的女人知道,愛恨情仇,恩怨得失,雖無法忘記,但可以寬宥,把滄桑隱藏在心底,讓一切慢慢沉澱在記憶裏,因為自己清楚,有些記憶的惟一歸宿是從心靈到墳墓。遠離刻薄和庸俗,明白什麼是愛,什麼不是愛;什麼是屬於自己的,什麼是不屬於自己的。女人活著要有自己的目標,它可以大可以小,可以崇高也可以平凡,但不能沒有。
淡然的女人像秋葉般的靜美,淡淡地來,淡淡地去,淡淡地相處,給人以寧靜,給人以淡淡的欲望,活得簡單而有味道。這種淡然實在是一種人生難以企及的境界,也是我等俗人所一直追慕的。
從容淡定的女人總是笑看人生。雖然她們已不再年輕,也許顏麵已刻上歲月的印痕,但美麗而堅強的女人不會懼怕歲月在她們臉上的刻痕,也許病痛可能已經在折磨著她們的健康……或許世態炎涼已把她們年輕時的夢打碎,但她們永遠不會灰心。人生路上,她們仍會以矯健的步伐勇往直前,把歡樂和笑聲傳遞給他人。她們是生活中的強者,也最具人格魅力,是最美麗的女人。
從容淡定的女人總是微笑著麵對困難、麵對環境。她不為日常瑣事而計較,不為生活的壓力而焦慮,不為現代人兒女情長的善變而煩惱憂鬱。失意時,她用筆記錄潮起潮落的心緒,寄給遠方的親友一同勉勵;挫折麵前,她告誡自己重新振作,適應新的處境;苦難麵前……她命令自己跨過頹唐,去擁抱新一輪的太陽。
從容淡定的女人總是善待人們、善待生命。寒冷的冬日,她將安慰的話語送給沮喪的同事;落日的黃昏,她把省吃儉用的工資湊給不幸的鄰居。她忙家務、跑業務、學電腦、考外語。別人眼裏,她大大咧咧又有條有理;親人眼裏,她是老人天倫之樂的軸心,是後代茁壯成長的動力。
從容淡定的女人是水,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調整生活的節奏。在山澗小溪她是單純清澈的水滴,在飛天瀑布她是奮不顧身的飛花碎玉,在浩瀚的大海,她又如洶湧的波濤一次次朝礁石撞擊。
從容淡定的女人又是畫,一幅清新雋秀的山水畫。無論外界風卷雲湧、世事變遷,內心總是一派處事不驚、安詳寧靜的意境。
這樣,任光陰荏苒,任青絲染成白發,從容淡定的女人總能追尋生活的樂趣,總能發現美麗的風景。哪怕身心一次次受傷、哪怕生活一次次受挫,隨意的女人更加寬容、更加感恩,更加呈現出曆盡滄桑卻依然隨遇而安的美麗。
人人都是自己最好的醫生,你能使自己痛苦,也能使自己快樂,生活的主宰者——
就是自己。
能識透他人的意誌,是具有非凡才智的表現,而善於掩飾自己的意誌,則證明你高人一籌。識破一個人的情緒,如同發現了他才智堡壘的破綻。察覺一個人的欲望,就仿佛找到了他意誌的通道,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自由出入。
偉大之才決不會屈從於情緒的變化,也不允許其個性縱容妄為。智慧的妙用之一就是能不時自省,能認清自己目前的性情,就能主宰自己的心智,克服自己的情緒,而不會被它們拖著做下一件蠢事,陷入困境中不能自拔。
預見情緒並妥善加以控製是天才的特征,大凡情緒都是由於心靈欠安,明智之人對這種心病,如同治療生理之病一樣加以防治。良藥苦口利於病,要用良好的判斷力來糾正我們不馴的情緒,為了有效地節製它,有時候甚至要用相反的情緒來保持明智的天平。
有人為其情緒所左右,總偏向一側跛行,不能容忍眼前打交道的人,在任何公眾場合都表現得麵目可憎,與和氣殷勤為敵,糟蹋每個品行良好的時刻。他們與自己作對,也與別人作對,攻擊一切好事,推助一切蠢事,一聽他人的話就加以質疑,不問是非可否,有時甚至隻是因別人切牌或先出牌。與它們交談的人如果見機應變而暫且遷就,或附和他們以免場麵尷尬,他們卻又翻臉一變持與剛才相反的意見,使那些機靈識趣之人束手無策。他們比真的瘋子更無可救藥;後者還能接受花言巧語的討好,對於那些頑固之人則言語無用,沒有任何東西能打動那些不可理喻的人……
兩個頑固、任性的人撞在一起而發生爭鬥,智者隻宜旁觀,不可參與。他們頭頂頭、角扭角酣戰一團,旁人隻要退避三舍,能享受坐山觀虎鬥的快樂。
適時而怒,偶爾不悅溢於言表,並非俗態。從不懊惱與禽獸有什麼兩樣。但長期、無可救藥的情緒乖戾,則沒有人能忍受,會被稱之為粗野鄙陋。如果人們希望能控製自己的情緒,就必須了解自己。
無法控製自己情緒之人往往沉湎於自己內心的矛盾之中,能找出任何借口來與人拌嘴,與人交談時如同進了角鬥場。它們是對付良好品位的惡鳥,其言行都是利爪。情緒乖戾,手中又捧有一本半懂不通的書,又是何等模樣?
總之,如果概括起來,我們可以簡單地將情緒管理分為三個步驟,依次為①察覺自己真正的感受;②了解引發情緒的事情與理由;③找出適當的方法加以緩和、緩解或改變。
唯有察覺自己當下真正的感受,才能掌握情緒,而不被情緒所控製。因此,我們需要提升自己的情緒覺察力,可以藉由探索自己曾有的各種情緒,增加對外、內在與中間領域的覺察及記錄整理每天的情緒等方法,來增加自己對情緒的覺察。此外,情緒常常是複雜多變的……因此還要學習分化與辨認出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不是純由表麵的感受來左右。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理清到底是什麼緣故讓自己有這樣的感受,找出問題之後才能對症下藥,無論是理清事實真相或者是理清自己背後的非理性想法,都有助於我們更理解情緒的成因而有所改變。當我們處在情緒當中時,經常無法理性思考事情的解決之道,因此,應采取一些緩和情緒的方法,例如藉由身心鬆弛法讓自己身心放鬆、找人傾訴緩解一下心中情緒,或者藉由運動、散步、看電視等來轉換一下心境。此外,我們可以藉由認知改變,駁斥我們心中的非理性想法,多采用正向思考,藉由擴大觀點、調整期待、滿足渴望等方式來轉換心情。
總之,覺察力較敏銳之後,就可以讓我們了解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及此情緒所欲傳遞的訊息,進一步有效地處理。而培養合理的思考習慣,則可以使不必要的情緒困擾減少,讓想法更有彈性,挫折容忍力較高。當我們覺察力增加,也建立合理的思考方式時,就會減少使用防衛的方式來處理情緒。換句話說,我們更能接觸自己真實的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
處於困境中的女性,要想突破生活和命運的樊籬,必須設法調整自己的心態,以積極向上的心理去麵對人生,迎接挑戰。
處於困境中的女性,要想突破生活和命運的樊籬,必須設法調整自己的心態,以一種積極上進的心理去麵對人生,迎接挑戰,並積極打破一切煩惱、憂慮的屏障,那麼就獲得了成功的一半。
根據科學家多年的分析研究,最後得出了女人逆境求存的十大心理要素,具體如下:
(1)笑是常備良藥
對於充滿壓力的生活,幽默和笑聲是壓力的重要緩和劑。不管是在工作上或私生活中,具有享受人生的態度就能擴大眼界,緩和人生的苦痛。如果能笑看問題,就不會把問題當成世界末日。幽默能解除麵臨困境的緊張感,帶來愉悅的氣氛。除了工作帶來喜悅之外,幽默感也有助於防止職業倦怠感的產生。在壓力較大的工作場合,歡笑是最佳良藥。
在一般人當中,為什麼失敗平庸者居多,這主要都是心態的問題。一般人遇到困難,總是挑選逃避現實之路。“我不行了,我還是退縮吧!”結果陷入失敗的深淵。成功者遇到困難,總是保持積極的心態,用“我要!我能!”、“一定有辦法”,等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於是便能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到成功為止。例如,愛迪生經過了幾千次失敗的試驗,也決不退縮,最終成功地發明了照亮世界的電燈。
(2)懂得提高自己的生產力
在各個機構所作的許多研究中,都發現以負麵態度回應逆境的人,生產力遠遜於以正麵態度回應者。1996年,全美排名第六的大企業,作了員工個人AQ與生產力的比較。初步調查顯示,員工的表現和他如何因應逆境有極大關聯。由企業領袖的觀感,也可明顯得知高AQ的人生產力遠高於低AQ的人。薩利格曼針對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員工的調查中顯示,以負麵態度回應逆境的人銷售成績、生產力和表現,都比以正麵態度麵對的人差。
(3)保持創造力
創造力是一種內心世界的本能活動,是人的特性。馬克思說過:“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單純的以自己的存在來使自然界改變;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這便是人同其他動物的最後的本質的區別。而造成這一區別的還是勞動。”
勞動就是智慧的外化,就是創造力的具體體現。
人的創造力有很多種不同的表現,在不同的勞動部門,就需要不同的創造力。
一般來講,人的創造力是在勞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但經由自發,而且無任何恐懼地運用想像力,也能培養出創造力。因此,它也是一種後天獲得的人類特質。
創造力並非僅限於實體的事物,它會以過去的經曆為基礎,對未來進行判斷,而它與未來的關係遠超過和過去的關係,人的想像力受到理智和經驗的影響及控製,創造力則排除這些影響因素,並且產生新的觀念和方法。
凡能夠想出來的事物,都能以積極的心願加以創造。
創新本是種希望行為,人們期盼先前不存在的事可能發生。據未來學者喬·巴克爾的說法,創造力也會來自絕望,因此人需要克服不確定逆境的能力。若認為自己的作為不會有任何影響,怎麼可能會有創造力?受後天影響的無能為力破壞了聰明才智者的創造力,無法承受逆境的人也無從產生創造力。
(4)擁有活力
胡仙女士是福建永定縣人,70歲的她雖被稱為“亞洲最富有的女人”,卻終生未婚。她的事業遍布歐、美、澳洲,一年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奔波在這幾大洲之間。貴為富家的女性仍如此辛勤工作,其敬業精神令許多男性也難望其項背,但無論是服裝還是車子,其生活之簡樸同樣令同輩們感到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胡氏集團昔日靠著胡文虎兩兄弟的辛勤工作,早已成為一個集民品、房地產、礦業、銀行以及保險等行業的龐大商業王國。
當虎標永安堂主人,亦是星係報業有限公司總裁的胡文虎於1954年去世時,留給胡仙女士的遺產,隻有香港《星島日報》、《星島晚報》和幾幢毫不起眼的大廈。當年的胡仙才20歲出頭,其繼承的遺產中,《星島晚報》甚至尚有未償清的債務。臨危受命的她卻沒有哭泣,下定決心要建立起自己開創的“新王國”。雖然貴為報業董事長,但胡仙並無驕氣……總是很虛心地請教,非常平易近人。
幾十年來,胡仙致力於報業,其印刷廠早已遍布紐約、舊金山、溫哥華、多倫多、巴黎等世界各國,甚至可以說,隻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星島日報》。如今,擁有12種不同海外版的《星島日報》已成為世界上第一份國際性的華文報紙。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勤勉工作為胡仙女士帶來的不隻是滾滾財源,更有許多的榮譽,如:1968年世界華文報業協會成立時,被選為會長;1970年成為國際新聞協會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主席;1974年英國授予O·B·E頭銜;1975年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88年以第一位非美國公民身分,被美國俄亥俄州大學授予卡爾·範·安達大獎。雖然胡仙女士一生未婚,但輝煌的事業給了她充實的人生。
(5)勇於冒險和嚐試
如果麵對現實無能為力,就不可能會冒任何風險,甚至會覺得冒險沒有意義。如果覺得自己的作為不會造成任何改變,就喪失躍向未知領域的活力。然而,事實上積極思想完全可以克服那些消極的東西。不是隻靠一廂情願地想:“我覺得我可以做到,我覺得我可以做到……”而是要探索原因,找尋緣由;是肯定自己做得對;是把生命中的逆境用心中的勇氣化解掉,這樣必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女中豪傑。
(6)聚集能量提升競爭力
洛莉·威爾森在《達拉斯晨報》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德州墨裔美人商會聯合會”推選布蘭妲·瑞斯為德州年度風雲女性。這個有九千名會員的團體,每年選出一位事業經營最成功、最熱心參與社區活動,以及最有專業貢獻的職業婦女加以表揚。
瑞斯女士是一位獨立的職業婦女,她擁有“革新電腦集團”。剛進企業界時,她在銀行任職過一段很短的時間。但是她後來發現,有一位女同事竟然在同一個工作崗位待了四十年……立刻斷定這個工作並不適合她。她先申請進入紐奧良大學,後來又決定到海軍服役,不過……她日後還是回去完成了大學學業。
除了在海軍服役時學到種種與榮譽、紀律有關的事之外,她雲遊四海的經曆也使她體會到必須找尋自己的專長,並且加以投資。大學畢業後,她發現自己對電腦特別擅長,因此空閑時就為沒有耐性的朋友設定電腦係統。起初是免費服務,但是她後來發現,可以利用電腦知識來創業。1986年,她在家鄉紐奧良創立了第一個軟體設計公司,後來遷移到達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