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群體性事件的網絡輿論引導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2 / 3)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

1996年美國DARPA提出了話題檢測與跟蹤技術(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TDT),推動了網絡輿情挖掘和跟蹤技術的發展。網絡輿論的概念於2003年初首次提出,它是一個新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的研究領域。目前很多工作是在網絡輿情演化的話題模型方麵。Juha首次明確討論了事件演化的概念,指出一個事件可能發展為幾個相關並獨立的話題。目前存在的一些演化模型如dDTM、TOT、DMM和eDTM等主要思路是嵌入時間變量來研究話題的演變。

國內針對網絡輿情的研究近兩年逐漸增多,以今年的國家基金為例,相關研究有 “互聯網輿情演化中群體行為協同演進模型研究”、“在線社會網絡中特定類型用戶識別及其行為規律的分析與建模研究”、“麵向網絡輿情分析的非確定性數據管理方法研究”、“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演變過程中的人群仿真研究”、“基於網絡社群的網絡輿情演化分析及突發事件預警機製研究”、“基於知識網絡麵向網絡輿情的政府決策知識供需匹配研究”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國家基金網設置了‘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基礎科學問題與“情景-應對”型總集成升華平台研究’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從兩方麵開展研究:提升現有國家應急平台體係科學性的多學科融合的基礎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的集成升華和與國家應急平台體係的“對接”。具體包括:突發事件應急場景下數據集成、組織與存儲、數據共享方法研究;麵向應急輔助決策的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案例分析與集成管理方法;網絡分布式多模型環境下的智能化應急處置決策模型庫構建方法;個體和群體在緊急狀態下的心理反應與行為規律;麵向“情景-應對”型決策、與國家應急平台體係相融合的應急管理開放式集成研究平台設計與構建;基於集成平台的突發事件情景推演與決策過程模擬仿真與集成應用示例。提出“數據融合-模型推演-案例推理-心理行為規律”綜合集成的“情景-應對”型應急決策理論和方法;構建基於“網絡集成-計算集成-應用係統集成”三層交互的,與國家應急平台體係相融合的,跨學科、跨地域協作共享的“交響”式應急管理開放集成研究平台。

在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輿論引導力與社會輿情預警係統研究”最具代表性。該項目指出我國當前群體性事件的特征是:輿論作用明顯、目的訴求明確、公開場合對抗、參與人群多元,並對群體性事件的集體心理進行了分析。該項目提出群體性事件中政府的輿論引導與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視輿情信息工作,掌握宣傳輿論工作主導權,綜合運用軟手段和硬手段,巧妙引導輿論。

有不同的學者在網絡輿論引導方麵開展了許多很有意義的研究。例如針對人的網絡行為,Cass Sunstein 在2003 年率先提出了網民在網絡行為中存在“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現象,2004 年有國內學者報道發現在國內BBS 網民以群內同質化、群際異質化的特點聚集,網民群體出現嚴重的極化傾向。有學者以心理學原理為分析工具,從具體的網絡輿論事件入手,分析了非理性輿論的形成以及傳播過程中網民的心理特征。也有研究針對網站論壇具體的熱門話題入手,或通過分析和解讀帖子內容,或通過分析網民的情感反饋研究研究網絡上的公眾表達。針對網絡輿論的概念界定問題的研究,指出對於網民的研究,要綜合考慮影響網民表達的各種因素,包括論壇的性質、討論的話題、把關的尺度、各類勢力的介入等等,最大限度地了解網民的真實意見,才能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有學者對網絡輿論的研究取向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和思考,針對網絡輿論開展“管理型研究”或“批判型研究”。有研究利用傳播學的經典概念“意見領袖”,探討網絡意見領袖的特征和影響力,以期能夠在網絡輿論引導中得以應用。還有學者通過研究國外網絡輿論管理模式、經驗, 目前,已有部分學者開始了對網絡輿論進行計算機仿真的研究工作,但主要工作多集中在計算機或計算物理等學科,其中以Alves, S. G.等於2002 年在Physica A 發表的論述輿論模型的文章最具代表性,但由於學科因素,此方麵的工作基本都是出於驗證算法的有效性這一目的,對網絡輿論引導規律的實踐指導意義有限。

三、群體性事件網絡輿論引導技術

本研究發展了群體性事件的網絡輿論引導技術。在網絡輿論的不同演進階段,將事件真相適時發布在實時選定的網絡節點上,並對引導效果實時跟蹤反饋,精確覆蓋話題傳播範圍,從而既不擴大不良影響範圍,又能有效消解網絡輿論危機。基於這些研究工作實現了網絡輿情服務係統,該係統目前已經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被添加到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的定製網絡輿情服務上基礎上增加網絡輿論引導服務。係統包含如下五個部分:

(1)數據采集

係統在500多台服務器以雲計算方式地毯式監測全國範圍內是10萬多個網站(包括新聞和論壇)、最大的10個博客群(如QQ、新浪、百度)、100萬個微博(百萬量級的微博),並在國外有布置服務器,由那些服務器對境外網站的數據進行采集,對近年來國內重要的群體性事件都有已發現和跟蹤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