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投資環節,手上有了一幫能人猛士還不夠,關鍵還要把他們用在正確的崗位上,才能人盡其才。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麵你要清楚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另一方麵也要知道什麼事要派什麼人去幹。在劉邦最著名的危機公關——鴻門宴中,劉邦用足智多謀的張良去遊說項伯,分化敵人的立場;用勇猛莽撞的樊噲當貼身保鏢,保證自身安全;用處事圓滑的蕭何斷後,安全脫身,可謂把團隊的力量發揮到極致,令人拍案驚奇。”
“到管理環節,就得一手抓績效,一手抓發展了。母雞看小雞的方式並非最佳策略,有時候要敢於給下屬壓擔子,給予他們挑戰性的任務,以激發他們的潛能。就拿錘煉韓信來說,幾次韓信打了大勝仗後,劉邦出於整體戰局部署的需要,把他手下的精兵抽調走,隻給他留下老弱殘兵。有一次韓信被逼得沒辦法,為了激發這群士兵的戰鬥欲望,背河布陣,讓士兵們沒有退路,隻能拚死戰鬥,最後居然打敗了敵人十倍於己的專業部隊,這就是‘背水一戰’這個典故的由來。”
“最後我們來看看退出環節。就像私募基金投資了一個企業,總有一天退出一樣。組織人才管理的目的並非為了避免人才流動,而是該留的留,該走的走,這樣才能保持組織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否則組織也會逐漸僵化而衰落。劉邦在平定天下後,就迅速調整了下屬的權力結構,以消除隱患,建立穩定的統一政權。韓信盡管在戰爭中立下顯赫戰功,但也暴露出愛談條件,愛爭利益的壞毛病,故劉邦在打贏項羽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掉了韓信的兵權。對於張良,劉邦在論功行賞時則大加褒獎,別人最多得個千戶侯或萬戶侯,他竟讓張良在齊國任選肥沃之地,許以三萬戶侯的驚人待遇,可見他已充分認識到,在革命之後的國家建設中,文官的作用至關重要。”
王總端著茶杯,開懷大笑說:“你簡直可以去改編一部現代楚漢傳奇了。”
我雙手抱拳道:“豈敢豈敢,我這是班門弄斧了。我們姑且稱之為‘大風歌裏的人才之戰’,聽上去要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