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大的區別倒不在規模或噪聲上,而是信息。在SK汽車公司的那個星期六,沒有一位顧客在上門之前對價格、競爭對手的情況以及汽車的質量做過哪怕是最基本的調查。而在這裏,大約一半的客戶手裏拿著家裏打印來的信息單。另一些人則在自己的智能手機和iPad上調用數據。如果客戶仍然需要使用電腦,汽車超市負責提供。SK汽車公司是為預算有限、信用糟糕、能容忍監控設備和高昂利率的客戶服務的,故此仍能從信息不對稱中獲益;而卡瑪斯則從完全相反的角度建立了自己的商業模式。
卡瑪斯創辦於1993年,從一開始就懷著重塑美國人購買二手車方式的遠大誌向。20年後,卡瑪斯躋身《財富》500強企業榜,每年銷售汽車超過40萬輛,年收入達90億美元。它為每輛車確立了固定價格,客戶再也不需要討價還價了。這樣一來,客戶就不必再擔心被精明的賣家敲竹杠了。
此外,卡瑪斯的銷售員,大多數穿著印有公司商標的藍色有領襯衫,而不是西裝,他們完全靠提成來賺錢,但他們的提成和汽車的售價無關。賣出一輛廉價車賺到的傭金和賣出一輛豪華車的傭金完全一樣。這樣一來,顧客也不用擔心貪婪的銷售員逼自己買下一輛根本負擔不起的汽車了。
最後,卡瑪斯毫無保留地提供信息。考慮到顧客自己就能找到有關車輛狀況或過往曆史的報告,卡瑪斯索性將之免費公布。它提供質保和認證,解決顧客對汽車質量的擔憂,即阿克洛夫在1967年的研究中確認的狀況。
當你走進店裏,最清晰的例子頓時一目了然。每名銷售人員都坐在一張小桌旁邊,顧客坐在他對麵。每張桌上都有一台電腦。在其他大多數情況下,是賣方對著計算機屏幕,買方則對著電腦的背麵。但這裏,計算機既不朝前也不朝後,而是斜放在兩人中間,買賣雙方都能同時看到屏幕。這真是名副其實的信息對稱。
沒有討價還價,傭金透明化,顧客充分掌握信息,這一切聽起來非常開明,興許確實如此,但它並不是這種新方法存在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在SK汽車公司的那個星期六,一整天裏隻來了8位顧客;而在卡瑪斯的星期六,開門頭15分鍾湧進來的顧客就不止此數了。
一如我們所見,“賣家謹慎”正變得跟“買家謹慎”同等重要。不管你是在傳統還是非銷售的銷售領域,低端路線都很難走得通了,而高端路線——誠實、直接和透明,則成為更好、更長遠、更務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