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許穆公永不休妻(2 / 2)

於是為了進場,貴族們紛紛前往高價從周王室手中購買菁茅,最後菁茅墊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征。憑此收益,周王室大賺特賺,滿足了七年用度。

管仲幫了周王室這樣的大忙可不是白幫的,之後管仲朝見天子說:“敝國之君想率領諸侯來朝拜先王宗廟,觀禮於周室,請發布命令,要求天下諸侯凡來朝拜先王宗廟並觀禮於周室的,都必須帶上彤弓和石璧。不帶彤弓、石壁者不準入朝。”

於此同時,管仲已經在陰裏築城,要求有三層城牆,九道城門。利用此項工程的剩餘原料,他又使玉匠雕製了大量的石壁,一尺的定價為一萬錢,八寸的定為八千,七寸的定為七千,石珪值四千,石瑗值五百。

諸侯們在齊桓公的帶領下集合完畢要去朝見周王,突然被通知要帶上彤弓、石璧。彤弓就是朱漆弓,諸侯們一般都有,但是石壁誰沒事會帶這玩意,若是寬限些時日還行,但如今急切之間,工匠也不在身旁,又哪裏打造的了精美的石壁。

這時管仲說,早前齊國在陰裏築城的時候,留下了大量的石塊,秉著不能浪費的原則,順便就讓工匠們打造了大量的石壁,如今應該有多。

諸侯們聽了哪裏還不知道這是齊、周兩國聯手做的局,但是最後也隻能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下了,高價買下了齊國陰裏的石壁。管仲把普通的石頭賣出了美玉的價格,讓齊國大賺特賺,“陰裏之謀”,也成為了後世“陰謀”這個詞彙的來源。

對於管仲,施人吉是非常崇拜的,甚至這種崇拜之情還高過了霸主齊桓公,所以他內心是非常想見識一下這位把“茅草”和“石頭”都能炒出天價的經濟天才。

也許是因為拿了許多厚禮,卻沒有幫施人吉辦成封爵之事,許穆夫人心中存著虧欠之情,所以她思慮過後倒是同意了施人吉的這個請求。

……

這邊,漕邑的許穆夫人、施人吉等人正準備著齊國之行,那邊跟隨著許穆夫人而來的許國的百裏大夫可急壞了。

許國百裏大夫因為宋國兵的摻和,沒有強行將許穆夫人帶回,反而是一路來到了衛國漕邑。一是因為身為許國大夫他想要親自見見衛國如今的情況,到底還值不值得許國救助,結果親眼所見衛國君臣如今的落魄模樣,得出確實不值得再交好、援助的結論。二是因為覺得許穆夫人憑吊完了兄長後,就該乖乖跟自己歸國了吧。結果,許穆夫人非但沒有回國的想法,還打算親自去往齊國求援。

許國大夫無法,隻能找衛文公理論,“無故歸寧不說,如今還要長留衛國,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衛文公本就對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妹偏嫁了個許國的老頭感到不滿,如今身為姻親之國,卻半點不肯幫忙,心中也是厭惡,自然也沒什麼好臉色,兩人不歡而散。

再說那許穆公從陳國歸國後,見自己的媳婦跑了,當下也是大怒,重重處置了看管不利的宮人們。臣子們商議,說“許穆夫人失德,不如休妻另取,反正衛國如今勢弱,於許國已經無用。”

許穆公卻不願,並說這是自己的家事,自己自會處理,任臣子們如何勸說,許穆公就是不願休妻。

“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

當年,許國被鄭國攻打,幾近滅國,後來鄭國內亂,才又複國,而當年的複國之君,就是如今的許穆公。不同的是,當年他年富力強,被稱為賢明之君,一心想要光大許國;而如今卻垂垂老矣,為之奮鬥了一生的許國,則仍是夾縫中求存的小國。

當年的時光真好啊!

那時的自己雄心勃勃,為了抗衡強大的鄭國,他要聯合北方的衛國,因而親自來到朝歌,欲要求取衛國宗室之女。那時有個齊國的落魄公子不自量力,竟然要與自己競爭,結果又拿不出什麼值錢的寶貝下聘,自然是被自己好一番嘲笑。結果不出所料,自己贏得美人歸,而齊國公子輸的難看。

結果十幾年過去了,如今自己還是小國的國君,而他則成為了名滿天下的諸侯之長。他之一怒,流血千裏;他之一言,諸侯景從。

自己也戰戰兢兢處在他的權勢之下,深怕得罪了他,導致滅國之禍。與他相比,自己不過是米粒之珠而已,這些年,自己事事輸他,隻是十幾年光陰,被嘲笑的人卻成為了自己。

但不管他成為怎樣強大的存在,隻有一件事,他是永遠贏不了我的,那就是自己的夫人。

“所以我是不會放手的,永遠不會!”

“記住,你再怎麼強大,也不過是當年那個輸我美人的落魄公子罷了,我不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