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品質十八 寬容—營造心靈的和諧(3)(2 / 3)

於是,獵槍變得沉甸甸的,眼前的目標模糊起來。哈根放下手中的槍,抬頭無助地看著爸爸。爸爸臉上綻出一絲笑容,然後抓住他的肩膀,緩緩地說道:"我理解你,兒子。"這時他才明白,父親從未想過他會扣扳機。他要用一種明智、深刻的方式讓他自己做出決定。

哈根放下槍,感到無比輕鬆。他跟爸爸跪在地上,幫忙解開大黑狗,大黑狗欣喜地蹭著他倆,短尾巴使勁地晃動,仿佛在慶幸自己免遭槍殺。

寬容是消除報複的良方。對於心底寬容的人來說,沒有什麼不可以饒恕的。在你寬恕別人的同時,也會將自己內心的仇恨一並消除。

有一次,一位作家與兩位朋友阿爾和馬修一同出外旅行。

三人行經一處山崖時,馬修失足滑落,眼看就要喪命,機靈的阿爾拚命拉住了他的衣襟,將他救起。

為了永遠記住這一恩德,動情的馬修在附近的大石頭上,用力鐫刻下這樣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阿爾救了馬修一命。"

三人繼續前進,幾日後來到一處河邊。可能因為長途旅行的疲勞的緣故,阿爾與馬修為了一件小事吵起來了,阿爾一氣之下打了馬修一耳光。

馬修被打得眼前直冒金星,然而他沒有還手,卻一口氣跑到了沙灘上,在沙灘上寫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阿爾打了馬修一記耳光。"

旅行很快結束了。回到家鄉,作家懷著好奇心問馬修:"你為什麼要把阿爾救你的事刻在石頭上,而把他打你耳光的事寫在沙灘上?"

馬修平靜地回答:"我將永遠感激並永遠記住阿爾救過我的命,至於他打我的事,我想讓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忘記得一幹二淨。"

寬容就是記著別人對自己的恩典,忘掉別人對自己的傷害。用愛和感激來代替仇恨,化解積怨。

寬恕他人,自己也將獲得寬恕

寬恕他人者,自己也將得到寬恕。

--貝利

有人給寬恕做了一個十分美妙的比喻,他說:"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

我們常常在自己的腦子裏預設了一些規定,以為別人應該有什麼樣的行為,如果對方違反規定就會引起我們的怨恨。其實,因為別人對我們的規定置之不理,就感到怨恨,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大多數人一直以為,隻要我們不原諒對方,就可以讓對方得到一些教訓。也就是說,隻要我不原諒你,你就沒有好日子過。而實際上,不原諒別人,表麵上是那人不好,真正倒黴的人卻是我們自己。一肚子窩囊氣不說,甚至連覺都睡不好,時間長了就會積出病來。

原諒別人,是對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因為釋放了自己,才能有幸福自由的心態。

正如耶穌基督受人迫害時說的:"原諒他們(迫害者)吧,他們在做些什麼,自己也不知道啊!"許多的人,他們瘋狂地做錯事的時候,是和動物一樣不自知、不自愧、也不知道理的。如果你比他們更有思考力、更知對錯,就應可憐他們的不覺醒,就應幫助他們達到像你一樣的覺悟。深懷這樣的悲憫之心,還有什麼過錯不能應該解呢?別人還有什麼過錯會使你耿耿於懷、煩惱痛苦呢?

南非總統曼德拉因致力於南非種族鬥爭而遭逮捕,在荒涼的大西洋羅賓島渡過了將近27年的監禁生活。當時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牢房看守依然像對待年輕犯人一樣對他進行殘酷的虐待。羅賓島上岩石密布,到處是海豹、蛇和其他動物。曼德拉被關在總集中營一個"鋅皮房"裏,白天打石頭,將采石場的大石塊碎成石料。他有時要到冰冷的海水裏撈海帶,有時幹采石灰的活兒--每天早晨排隊到采石場,然後被解開腳鐐,在一個很大的石灰石場裏,用尖鎬和鐵鍬挖石灰石。因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看守就有3人。他們對他並不友好,總是尋找各種理由虐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