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品質十八 寬容—營造心靈的和諧(3)(3 / 3)

然而,曼德拉出獄當選南非總統以後,並沒有計較前嫌,他在就職典禮上的一個舉動震驚了世界,被人們尊稱為"神跡"。

總統就職儀式開始後,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來賓。他依次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後他說,能接待這麼多尊貴的客人,他深感榮幸,但他最高興的是,當初在羅賓島監獄看守他的3名獄警也能到場。隨即他邀請他們起身,並把他們介紹給大家。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寬容精神,令那些殘酷虐待了他27年的人汗顏,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看著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恭敬地向3個曾虐待他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來賓以至整個世界,都靜下來了。

後來,曼德拉向朋友們解釋說,自己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正是獄中生活使他學會了控製情緒,因此才活了下來。牢獄歲月給了他時間與激勵,也使他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遇的痛苦。他說,感恩與寬容常常源自痛苦與磨難,必須通過極強的毅力來訓練。

獲釋當天,他的心情平靜:"當我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隻有諒解和接受曾經傷害過你的人,才能獲得心靈上的自由。如果內心一味地充斥著對別人的仇恨,不肯原諒曾經傷害過你的人,不但會使別人生活在痛苦之中,自己的心靈也無法得到解脫。

一位畫家在集市上賣畫,不遠處,前呼後擁地走來一位大臣的孩子,這位大臣在年輕時曾經欺詐畫家的父親,直到他心碎地死去。

這孩子在畫家的作品前麵流連忘返,他天真的眼睛被畫家的一幅畫所吸引,久久不肯離去。那孩子的父親最終出麵,願以天價買下這幅畫,畫家卻匆匆地用一塊布把它遮蓋住,並聲稱這幅畫屬於非賣品。畫家寧願把這幅畫掛在他畫室的牆上,也不願意出售。

從此以後,這孩子因為再也無法見到這幅畫而變得憔悴。而畫家總是陰沉著臉坐在畫前,自言自語地說:"這就是我的報複。"

每天早晨,畫家都要畫一幅他信奉的神像,這是他表現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現在,他覺得這些神像與他以前的神像日漸相異。然而有一天,他驚恐地丟下手中的畫筆,他跑了起來:剛畫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般的酷似。

他把畫撕碎,並且高喊:"我的報複已經回到我的頭上來了!"

一位哲人說過,寬恕並不是給別人一條生路,而要給自己一條生路;不是釋放別人,而是釋放自己。讓我們的心從不能自拔的痛楚中掙脫出來,使自己好過一些。畢竟傷害已經造成,久久不能釋懷的憤怒,隻會造成二度傷害,得不償失。

與其一直注視著那件使你憤恨的事,倒不如轉移方向,去看看其他的事情,用愛從事各項關懷行動。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容器,當愛越來越多時,仇恨就會被擠出去。我們不需要一味地、刻意地去消除仇恨,而是不斷用愛來充滿內心、用關懷來滋潤胸襟,仇恨自然沒有容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