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是生存的開始,是成功的保證。青少年應當學會在社會中自立,不能太依賴別人的幫助,依靠別人的幫助維持生活隻能滿足你的一時之需,但真正要想在社會中生存下去,還得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總在窩裏的鷹永遠也不會飛"。青少年要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取勝,就應當及早培養自己自立自主的意識,做到自立自強。當你扔掉依賴的拐杖,發現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你人生成功的開始。
自立是生存的開始
人,誰都想依賴強者,但真正可以依賴的隻有自己。
--德田虎雄
自立是生存的開始。如果一個人總是依靠別人的攙扶才能夠行走,總是要靠別人的指點才能夠行動,那麼這個人一生失去了別人的幫助,就沒有獨立生存下去的能力。
一群小狐狸稍稍長大後,狐狸媽媽便"逼"他們離開家。曾經很護崽的狐狸媽媽忽然像發了瘋似的,就是不讓小狐狸們進家,又咬又趕,非要把它們都從家裏攆走,最後小狐狸們隻好依依不舍地,去開始自己的獨立生活。多麼冷酷的心理斷奶!但這又是多麼理智的生存教育啊!我們也應該像狐狸媽媽對待小狐狸那樣來對待自己。
比爾·克林頓7歲的時候,家裏在溫泉城外買了一個小農場,並且還雇傭了一名女傭。比爾的家庭並不富裕,但是雇女傭是霍普人的傳統。每當克林頓的母親到醫院去上班,女傭便負責照料克林頓和弟弟羅傑的起居和生活。但克林頓卻幾乎不用女傭照料,一切部試著自己去做。不僅如此,他還常常主動去照顧弟弟羅傑,陪他玩耍,哄他入睡。母親回憶說,不是誰要克林頓那樣去做,而是克林頓常常搶著去做女傭該做的事情,"完全負起了責任"。有時令女傭感到非常為難。
女傭瑪麗是一名篤信宗教的白人婦女,她對克林頓的優良品行和高度責任心十分讚歎,斷定克林頓將來必成大器。她說自己很早就發現克林頓跟別的孩子不同。他對人友善、禮貌,而且有很強的責任心和領導力。學校中的一些小夥伴常常圍著他轉,他儼然是他們當中的"頭"。回到家裏,他不用別人督促,便會井井有條地把該幹的事情幹好。
克林頓之所以能夠成為美國總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得益於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樹立了獨立自主的精神,凡事都試著自己去做。在西方世界中,青年人較強的自立意識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尊重個人價值、個人尊嚴是自立、自強觀念的核心。美國人的自立意識是生活方式中的最根本觀念,是信奉個人主義。其含義是相信每個人都具有價值,都應按其本人的意願和表現來對待和衡量。這種個人主義同自私自利不同,它表現在社會實踐中,對個人獨立性、創造性、負責精神和個人尊嚴的尊重。在家庭中,孩子應受到作為一個個人所應受到的尊重。成年後,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和前途有選擇的權利和自由,從而對自己的遭遇,不論好壞都由自己負責。父母隻能起"谘詢作用",不能為兒女代為安排個人的事宜。成年兒女一般都自立門戶,獨立生活。
在美國的一些大學生中,盡管父母有錢,也不願仰仗他們。畢業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用不上專業特長,寧可降格以求,大材小用,目的是要有工作,自己掙錢獨立生活。
這些大學生中,自力更生、勤工儉學的占較大比例,"花花公子"式的是少數。學生在學校裏"打工",維護環境衛生等,收取一定報酬。他們並不以各種雜工為恥,都能盡職做好。因而美國的大學生當臨時工的不少,他們養成了勞動習慣,增長了社會知識,還學會了某些技能,也解決了部分學習費用。
曾經有一本名為《20歲的年輕人必須嚐試的50件事》的暢銷書,書中闡述的一個觀點是要求青年"在生活目標上做一個'不孝者'--你的一生不屬於你的父母"。鼓吹的就是這種自立於世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