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收尾是一對小獅子歡蹦亂跳地跟在後邊,活潑可愛極了。
不能不說這樣的巧妙銜接,這樣的精彩表演,可真是別開生麵的中西合璧了。
當然,也多虧我國尚未加入世貿,仍舊處於版權意識淡漠的年代。
才會產生這樣土洋結合的妙趣。
總之,整個表演過程裏,那一陣陣的熱烈掌聲就沒有斷過。
不但孩子們看得意猶未盡,大人也一個勁叫好。
但也正是因為表演太精彩了,就在演出結束之後。
仍舊有不少的觀眾流連忘返,遲遲不願意散去,強烈要求舞獅隊再來一段兒。
結果竟又由此引發了一段兒小岔曲兒。
敢情舞獅隊完全不理會大家額外的訴求,無論對掌聲、口哨、還是起哄架秧子,全都不顧。
演完了就是演完了,鞠躬相謝,就要收拾家夥什退場休息。
這就惹惱了一幫二十啷當歲兒的大小夥子。
尤其是兩位嘴欠的,就故意說起了風涼話。
一個喊。
“走吧走吧,有什麼啊!不就耍個獅子嗎?沒勁沒勁!又不是真獅子鑽火圈兒。不演就不演,咱還不稀罕瞅了!”
另一個也叫囂。
“就是,拿什麼糖啊?要我看,這獅子耍得本也就一般般,真有本事還得舞龍,咱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那才夠勁兒呢……”
好嘛,這叫什麼?
這叫得便宜賣乖,這叫吃飽了罵廚子,這叫故意鬥氣兒啊。
舞獅隊的師傅們大冷天裏可苦練了半天了。
這年頭又純屬為人民服務。
哪兒受得了這個啊?
於是這下舞獅隊裏一個耍獅頭的中年師傅,當場就不幹了。
就看這位站出來一抱拳,一瞪眼,搭著這兩位的話茬,就不依不饒的掰扯上了。
“嘿,我說二位,你們這話怎麼這麼不受聽啊。什麼就獅子鑽火圈兒啊?什麼就舞龍啊?你們把我們的玩意當什麼了?”
“不是我說您二位,就衝這話這麼不受聽,不給你們演就對了。”
“誰都知道貨賣識家,我們要演,總不能媚眼做給瞎子瞅吧?真演了,你們又看得懂嗎?”
看得懂嗎?
兩小夥子當時就滿不在乎的說了。
“切,不就是個舞獅子嗎?有什麼看不懂的?”
舞獅子的師傅卻冷冷一笑。
“有什麼?講究多了。咱也別說那沒用的,幹脆打個賭。有關舞獅,我就問你們幾個連小孩都能整明白的常識問題。你要能給我解釋通了,就算你們贏,我們就為你們專門加演一場取樂。可要是你說不出來,那就得為剛才的胡說八道給我們道歉。怎麼樣?是爺們不是?敢不敢?”
嘿,本來就是屬鬥氣蟲的倆大小夥子,又當著這麼多人,哪兒能退後啊?
於是幾乎沒過腦子就答應了下來。
可這一下卻是真崴泥了。
因為別看對麵這師傅提出的問題簡單,他們還真就回答不上來了。
第一個問題是,舞獅裏的獅子為什麼愛耍繡球呢?
真正的獅子誰見它耍過球啊,馬戲團也沒有啊。
這是怎麼回事?
第二個問題是,我國的傳統獅子為什麼要守著大門呢?
廟宇、宮殿門前都是一對石獅守門,可現實世界裏從沒有真獅子看大門的。
這又是怎麼回事?
說真的,別說倆大小夥子憋紅了臉,誰也沒了詞兒。
就連現場看熱鬧的觀眾們也都沒有人能答上來的。
而且還必須得說,這倆問題,還真把所有人的好奇心都給提起來了。
於是在大家眾口一詞的支持下,兩個小夥子不得不賠禮道歉。
這位師傅也終於應大家夥的呼籲,當場揭開這個謎底。
“各位各位,這層窗戶紙捅破了其實很容易,我一點不誇張,真的是連小孩兒都能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