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精彩絕倫(1 / 3)

“鏘,鏘,嘁鏘嘁,鏘吧啦鏘吧啦嘁鏘嘁!”

在一陣歡快鑼鼓點的感召下,逛夠了的洪衍武終於迷途知犯。

把家人們從攤販雲集的偏僻地帶,帶回到了地壇公園的中心位置。

說來也是走運,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洪家人正好趕上了剛剛開始的新一撥秧歌和舞獅表演。

而且他們還尤為幸運的在一隅之地,擁有了較為靠前的位置。

得以近距離觀賞,充分感受秧歌舞帶來春節氣氛。

否則要是來的再晚些,真等到裏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也就隻能看見前麵人的後腦勺了。

不得不說,秧歌和舞獅作為春節廟會上最吸引人的場麵,是最必不可少的傳統節目,能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歡樂。

你就看吧,盛況空前的圍觀中,在響徹雲霄的鑼鼓聲中,迎麵走過來一隊扭秧歌的。

最前麵是十幾個小醜騎著紙驢打頭。

隨著鑼鼓的板眼進三步退兩步,邊扭邊滑稽地逗著兩邊的人群。

而幾個小醜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間那個。

他同樣騎著紙驢,不同的是,他是男扮女裝,化裝成了媒婆。

臉上的臉譜喜慶滑稽,額頭上圍著一條黑布帶,前寬後窄地係在腦後假發髻下麵。

那兩道黑黑的眉毛前邊粗後邊細、中間高兩邊低、成“八”字形地畫至兩鬢。

雙頰塗得紅紅的,像猴屁股。

他滿臉假笑,動作更是極為誇大地扭著。

而在“她”的後麵,又是兩個身穿白綢緞衣裳、腰中彩帶垂至小腿、抬著一乘轎子的兩個小夥子。

那五彩繽紛的花轎四麵都敞著,裏麵同樣有一個男扮女裝的新娘,打扮得花枝招展。

這個“她”,不時地用一塊大花手絹擋一下臉又拿開,故作嬌羞地衝左邊亮一下,再衝右邊亮一下,逗得人們發出陣陣笑聲。

但驢和轎子隻是個開場,娶媳婦的開場白過去後,後麵的才是真正的高水平表演。

因為高蹺舞出場了!

不用說,打頭的必然是千年不變的滑稽戲“大頭和尚度柳翠”。

男角戴著笑嗬嗬的“大頭和尚”麵具,著青布長衫,手持木魚,頸後衣領內插一把折扇。

而男扮女裝的女角是雲頭壓鬢,斜插鮮花,身著彩旦服,手持手帕。

一個是搖頭晃腦,憨態可掬。

另一個豐姿綽約,故作羞澀。

眾所周知,這表現的正是,觀音淨瓶裏的楊柳枝思凡下界,大頭和尚奉命將其重新度化的故事。

而緊跟其後的,還有“傻公子上京”、“漁樵耕讀四時樂”、“八仙過海”、“白蛇傳”、“西遊記”等其餘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的角色。

且無一例外,明快的節奏下,這些高蹺舞蹈極盡幽默風趣,竭盡所能的施展扭、搖、追、逗等技巧動作。

那真是有意思極了。

但最絕的創意,還是由米老鼠和唐老鴨掀起了舞獅表演的序幕。

隨著“咚卟隆咚鏘,咚卟隆咚鏘,咚卟隆咚咚卟隆咚鏘鏘鏘——”的鼓點。

隻見一老鼠,一鴨子這兩位土造的“外國友人”,手持繡球出場。

盡管他們穿著寬大的扮服,但仍舊竭力作出各種姿勢。

逗引著兩隻高大勇猛,一身金色長毛的北獅出場。

待得獅子銅鈴般大的眼睛金光四射,張著臉盆般的大口威風凜凜地向他們撲了過來。

這老鼠和鴨子才倉皇而逃,把繡球又還給了真正的演員。

由此,在觀眾集體情不自禁哄然大笑中,舞繡球的健兒才開始了真正的傳統舞獅。

再接下來,登高望遠、頂繡球,疊羅漢、搖頭臥……

一個個高難度技巧的演練,讓全場的目光都凝結在了兩頭不停地撲、跌、翻、滾、蹲的北獅身上。

舞球者不停地翻著跟頭,北獅也跟著不停地上下翻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