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說話太硬難使人信服(2 / 2)

連福特的對手卡特也乘機把這個問題再三提出,鬧得天翻地覆。

高明的辯論家在被對方擊中要害時決不強詞奪理,他們或點頭微笑,或輕輕鼓掌。如此一來,觀眾或聽眾弄不清他們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有的從某方麵理解,認為這是他們服從真理的良好風範;有的從另一方麵理解,又以為這是他們不屑辯解的豁達胸懷。而究竟他們認輸與否尚是個未知之謎。這樣的辯論家即使要說也能說得很巧,他們會向對方笑道:“你講得好極了!”因此,有時我們不妨像泥鰍般——圓滑點!不鑽牛角尖,言談失誤莫強辯!

引咎自責反取勝

每個人,難免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失誤。高明者往往能夠正確地麵對失誤,引咎自責、勇敢地自我批評,真誠地向他人道歉,從而反敗為勝,維護了自己的信譽。可以說,引咎自責是反敗為勝的一個良方,也是說話不要太硬的一個具體表現。

引咎自責的方法有兩種:委婉自責與直接自責。委婉自責分為兩種,一是向第三者認錯,二是用其他形式向對方認錯。坦率說,如果不是有特殊情況發生,直接自責是引咎自責的最佳方法,因為這將更能體現出你改正錯誤的決心和勇氣。

幾年前,四川省長張皓若應邀參加高教工作座談會。由於主辦單位未及時通知他開會地點,他遲到了半小時,本來這是情有可原的。可他卻在眾人麵前做起了檢討:“我今天遲到了半個小時,不管什麼原因都不能自我原諒。我向大家做檢查。不堅決改掉這種拖拉作風,還搞什麼改革開放?請有關同誌寫個材料,說我今天參加會議遲到半小時,向到會者作了檢討,通報全省。”張皓若這種坦誠的自責,不僅獲得了其他人的諒解,而且也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在社交及職場中,保持強硬的口氣固然重要,但當你在某些方麵確實有錯誤的話,不妨坦然地鬆一鬆口,接受他人給予你的意見反而能給別人一種豁達的感覺。同時,你也會在無形之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某山區的一位支書在帶領群眾修路時,放炮炸石,炸斷了一家農戶的梨樹,這棵梨樹是這家農戶的財源,主人要求支書給予賠償。

支書回答,到秋後一定賠償,但這家的主人不肯,主人的兄弟一擁而上,把支書胖揍了一頓。村裏的黨員和群眾都火了,要求狠狠整治這幾個打人者。第二天開村民會,鬧事的也覺得理屈,準備挨整。

不料,支書竟向眾人做起了檢討:“老少爺們,我還年輕,得大家幫扶。如果哪個活兒我安排錯了,哪句話我說得不對,大家提出,我作檢討。”被打的事一句沒提。

後來鬧事者找到支書,當麵向他認了錯:“你是為全村,我是為自家,我錯了!今天你咋說,我咋幹,聽你的。”

我們在處理生活中複雜的人際關係時,總不免會碰到一些性格倔強或一時衝動的人,在其他方法難以奏效時,可以嚐試以退為進的方法。

以退為進是一種有效的談話策略。其表麵是退縮,實質卻是在進攻,退是為了更好地前進。就像拉弓箭一樣用力把弓弦向後拉,目的是為了把箭向前射得更遠。

由此可見,這位支書是很懂得交談之道的。為了開辟一條富裕之路,他忍下了個人委屈。但是,他的這種忍讓與退縮,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堅強與大度。說軟話同時也是一種方法,一種有效的以退為進的方法。

職場話術

說話硬點可以增強你的觀點及自信,但是在職場中,說話太硬既不利於同事間的感情發展,又影響與客戶的談判結果,所以,及時改變這種說話方式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