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本領二十八:善於理財—君子愛財,理之亦有道(3)(2 / 3)

有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家裏有錢就可以隨便花,殊不知,這些錢是父母的辛苦勞動所得。不論一個人多麼富有,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消費,那些"不買最好,隻買最貴"的人會沾染上奢侈浪費的習氣。

一個哲學家應邀去參觀朋友富麗堂皇的新居。當他走進寬敞漂亮的客廳時,他問朋友為什麼把房間搞得這麼大,那個富有的朋友說:"因為我支付得起。"

然後,他們又走進一間可容納60人的大廳,哲學家又問朋友:"為什麼要這麼大?"這個人再次說:"因為我支付得起。"最後,哲學家憤怒地轉向朋友說:"你為什麼戴這麼一頂小帽子?你為什麼不戴一頂比你的腦袋大10倍的帽子?你也支付得起呀!"

由於這類奢侈和浪費,紳士們將會變得貧困,而被迫向那些曾為他們所不屑的人借債,而最初貧窮的人則會通過勤勞與節儉贏得地位。顯然,一個站立的農夫要比一個跪下的紳士高大。

一旦你買了一件漂亮的物品,你還會去買10件,然後便一發而不可收。如果你不能壓住你的第一個願望,那麼隨之而來的願望就無法滿足。如果窮者模仿富者,那是愚蠢的,如同青蛙要把自己脹得像牛一般大一樣。

學會花錢,也是致富的一個必要條件。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無不是最會花錢的人。小氣,並不是諷刺,這是有錢人的看家本領。精打細算,不亂花錢,是大富翁的真正風度。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會發現另外一種現象:越是沒錢的人,越愛裝闊。這似乎是個心理問題,因為大多沒錢的人容易產生抗拒心理,他們內心常在交戰:"難道我隻能買這種便宜貨嗎?"自憐便油然而生,顧慮到別人的眼光會感到更加不安。所以當他們麵對一件商品時,往往考慮虛榮要比考慮價格的時候多,沒錢的自卑感像魔鬼一樣纏得他們猶豫不決,最終屈服於虛榮,勉強買下自己能力所不能及的東西。於是,社會中有了一種怪現象,越窮的人,越不喜歡廉價品。仔細想想,有時候窮人的虛榮心總比富人強,他們會因為亂花錢而永遠無法存錢。

年輕人往往是最愛慕虛榮的。一個剛賺了一點錢的小夥子,卻非要常去高級餐館,進高級酒店;有些隻租得起3平方米小房間的年輕人,卻非要傾其所有買一部汽車。試想,這樣的年輕人又怎能不窮呢?越窮越裝闊,越裝闊越窮,形成了一個跳不出貧窮的惡性循環。

不能有計劃地合理消費,會將自己的財富過早地耗盡,陷入窮困潦倒甚至舉債的境地。

"量入為出",計劃用錢,是從小就要培養的好行為。青少年朋友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和家庭負擔的能力,確定每月可以由自己支配的錢數(數目要恰當,不宜太多),同時和父母一起製定開支計劃,和父母約定,自己要按計劃開支,節約下來的錢也可以歸自己。這樣,你有自己支配的資金,滿足了你的經濟需要,也滿足了你要求自立的心理需要。因為錢是"自己"的,數目是有限的,所以你就能夠自覺控製自己開支,並能有效地防止你亂花錢的毛病。

名人名言:

從來天下士,隻在布衣中。

--[中國]屈大鈞

錢要花在刀刃上

花錢要用智慧,青少年朋友要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就需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個小夥子同時向一位姑娘求婚,姑娘開出條件:誰能用最少的錢裝滿一間倉房,不論任何東西,我就答應嫁給他。"

第一個青年想了好久,發現稻草最便宜,便買了許多稻草,裝滿一屋。姑娘沒吭聲。

第二個青年運了許多泥土,裝滿一屋,隻花了點搬運費,代價最低,以為勝券在握。仍遭姑娘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