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本領二十八:善於理財—君子愛財,理之亦有道(3)(3 / 3)

第三個青年把姑娘帶到空空的房裏,用火鐮打著燈芯,霎時滿屋生輝。終於贏得了姑娘的芳心。

由此可見,怎麼花錢也需要智慧。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騰飛,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一些人的消費觀念也陷入了一個新的誤區--高消費。不知何時,高消費的熱潮也漫進了以往寧靜的校園。

校園高消費表現在哪些方麵呢?

第一,反映在"吃"上。學生時代,是身體發育的最佳時期。父母們出於對孩子身體健康的考慮,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各種營養保健品。除了一日三餐要保證豐富之外,更增添了第四餐、第五餐。於是,校園內外的商店裏堆滿了五花八門、包裝精美的小食品,讓人看了眼花繚亂。據報載,某校的小賣部門口每到下課就擠滿了學生,還有一些校園"款哥、款姐",吃不慣學校的大鍋飯,經常下飯館吃小灶,一頓花去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可謂是揮金如土。

第二,表現在穿上。有些學生課下聚在一起,談論的不是功課,也不是難題,而是一個個脫口而出的名牌:阿迪達斯、彪馬、開拓、耐克、金利來、鱷魚、老人頭等。上千元一件的皮衣,四五百元一身的套服,兩三百元一雙的皮鞋,在當今中學生中已不足為怪。

第三,表現在玩樂上。如今"聖誕節"、"愚人節"已經成為學生們必過的節日,"生日Party"的火爆程度更是眾人皆知。"Party"的形式更是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請朋友到餐館吃一頓,酒足飯飽後,還要請大家一起去娛樂一番,溜冰場、電子遊戲廳在這時就成了最受歡迎的地方。這樣一個生日下來,花去幾百元也不足為怪。

第四,名目繁多的禮尚往來。我過生日你送我一張音樂卡,你過生日我便不能再送賀卡,轉而贈送精美的小禮物。下一輪便須打破上一輪的記錄,變成你送我一隻三四十元的小狗熊,我送你一個五六十元的大洋娃娃,出手越大方,友誼越牢固,情義無價。

根據調查報告顯示:79%的中學生沒有對自己的零用錢開支做過總結,64%的中學生沒有預算過自己的零用錢開銷,隻有12%的中學生對自己的零用錢進行定期的總結和預算。大部分中學生家長都固定地給他們一些零用錢,數量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但每次還未到月末,孩子們早已是"財政赤字"了。很多中學生對"錢該怎麼用"這一理財的基本問題存在著種種的偏見和誤解。他們一般不會想到對零用錢進行定期結算和預算的必要,甚至在他們"身無分文"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的錢到底花到哪裏去了。

高消費不僅是一種惡習,也表明了這些人還沒有理財的能力,不能夠自立。理財是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必須具有的能力,如果隻懂得怎麼拿錢,而不知道怎麼花錢,怎樣去管理好自己的錢財,那樣的花費隻是揮霍。

青少年朋友要知道,精力要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錢要花在最關鍵的地方。錢不能隻用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不能隻用來購買高價商品,不能隻用來支撐自己的鋪張浪費,錢要花得有意義,真正做到物有所值。

舉個例子。現在每年過春節時大家都能得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給的壓歲錢,少則兩三百,多則上千元。大家不妨回想一下,這些錢是怎麼花掉的,都用來買了些什麼東西?食物、玩具,還是學習用品?這些東西又有多少是真正對我們有用處的?

試一試今年重新安排壓歲錢吧。拿出一部分買文具和書,另一部分存儲起來留作重要的事情用。如果還有節餘,那就捐給"希望工程"吧,讓邊遠山區的小朋友也可以像自己一樣坐在教室裏讀書,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嗎?

名人名言:

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

--[中國]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