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本領二十八:善於理財—君子愛財,理之亦有道(3)(1 / 3)

有研究指出,存錢純粹是習慣的問題。人經由習慣的法則,塑造了自己的個性,這個說法是極為正確的。任何行為在重複做過幾次之後,就變成一種習慣。而人的意誌也隻不過是從我們的日常習慣中成長出來的一種推動力量。

艾倫·稚各比,是個文盲,他的妻子有糖尿病,患青光眼後雙目失明,他們沒有醫療保險。盡管他每周隻掙40元,他還是用現金買了自己的房子和所需的一切用品。他為妻子付了醫療賬單。當他死的時候,他留下了價值14 000元的房地產。按照他的收入與房產比率,這個數字是十分驚人的。

他告訴我們,如果你有1元錢,你就隻花80分,如果你有10元錢,那你就隻花9元。不論你掙的錢有多少,都要存下一部分。你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各種途徑儲蓄、節約。不要總是"無謂消費",不要把錢存到一個沒有利息的儲蓄項目上。

一種習慣一旦在腦中固定形成之後,這個習慣就會自動驅使一個人采取行動。例如,如果遵循你每天上班或經常前往的某處地點的固定路線,過不了多久,這個習慣就會養成,不用你花腦筋去思考,你的頭腦自然會引你走上這種路線。更有趣的是,即使你在動身之初是想前往另一方向,但是如果你不提醒自己改變路線的話,那麼,你將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又走上原來的路線了。

如果在任何習慣之上建立起其他更為令人渴望的習慣,那麼原來的習慣將會中斷。"花錢"的習慣必須以"儲蓄"的習慣加以取代,以便取得財政上的獨立。

青少年朋友要學會儲蓄,在開始的時候,即使隻節約幾分錢也要勝過不做任何的儲蓄。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將會發現拿出一部分作為積蓄變得越來越容易了。銀行積蓄的快速增長會令你吃驚,那些能夠這樣做並且持之以恒的人將會過一個幸福的晚年。有的人總是悲歎他沒有變得富裕起來,因為他花掉了所有的收入。一個人應該學會的一件事情就是存錢,這樣他會變得節儉,這是最寶貴的習慣,節儉是財富的創造者。

名人名言:

有了金錢就能在這個世界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卻無法用金錢來購買。

--[英國]萊曼特

要為花錢製訂計劃

很多人經常為怎樣賺錢而發愁,其實,花錢也是一門學問。如果能夠為自己的開支製定合理的計劃,日積月累,你會發現你的錢開始"變"多了。

個人收支計劃是指對個人收入、支出和儲蓄的事先性安排,它是通過製定相應計劃實現的。計劃科學,就會使日子過得井井有條,幸福美滿,並將會有大量的節餘;否則,花錢無度,隨意性大,月初到不了月尾,總覺手頭緊,甚至可能出現較大的虧空。

青少年朋友要為自己的開支定計劃,隻買需要的東西,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樂樂的爸爸媽媽從他開始上學,就經常給他一些零用錢,有時幾毛,有時幾塊。樂樂往往會立刻用這些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見到什麼就買什麼,別的同學買什麼就跟著買什麼。錢花完了,再找爸爸媽媽要。爸爸媽媽也從來沒有拒絕過。結果,樂樂的錢越花越多,越花越沒有節製。

快過年了,家裏做大掃除。媽媽在樂樂的抽屜裏、床底下、書櫃上發現了一堆"破爛兒",十幾張打了卷兒的卡通畫、好幾支相同的玩具槍、各種造型的塑料人,還有幾個嚇人的骷髏……看著這些東西,樂樂自己也奇怪:這些都是我買的嗎?怎麼一件也不喜歡了呢?細細算來,不到一年的工夫,花在這些"破爛兒"上的錢足足有100多塊!樂樂後悔不已。

爸爸媽媽在這時才意識到,從來就沒有對樂樂零花錢的使有任何要求,平時也不清楚孩子要錢都幹了些什麼。

因為爸爸媽媽沒有對樂樂的零用錢的使用進行任何規定,樂樂也沒有對自己的消費製訂計劃,才買了許多自己都不是很喜歡的東西,浪費了很多錢。如果當初他能夠為花錢定計劃,每月花多少錢,用來買什麼東西,都規定好,不該買的東西不買,不該花的錢不花,可以節省下許多錢,這些錢可以用來買書、本、筆等學習用品,不是更有價值、更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