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本領二十五:洞悉人性的黑子—我並不是教你詐(3)(3 / 3)

生活中的嫉妒主要發生在同一環境、同一領域中的人中間。普列漢諾夫曾說:"在人類智慧發展史上,因為某一個人物成功而妨礙另一個人物獲得成功的情形是稀少得無比的。"一個觀點的提出,一項研究的成功,留給後人的是新開拓的領域和道路,因而供人馳騁的天地更加廣闊無比。在科學的領域裏如此,在其他領域裏也如此。隻要你敢於奮鬥,並且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競爭的心理素質,你一定能以真才實學趕上和超過別人。嫉妒這種負麵情感是阻止青少年朋友前進的攔路虎。當你全心全意地去為自己的事業奮鬥時,就不會有時間去嫉妒別人了,因為"嫉妒是一種四處遊蕩的情緒,能享用它的隻能是閑人"。

第二,"酸葡萄"與"甜檸檬"的自慰法。"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便故意貶低它的價值,以使自己感到心安,抵消心中的不服氣。伊索寓言中,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故事眾所周知。這說明想吃葡萄而吃不到的人用貶低葡萄的辦法來求得心理平衡。意思是說,不好的東西我得不到也無所謂,這雖然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辦法,但隻要能安慰自己不去嫉妒別人也算是可取的。"甜檸檬"心理是指一個人知道自己眼下的境況很不理想,卻強迫自己說:"這不是也挺好的嘛。"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其精華部分就是精神勝利法,即知足常樂。一旦知足常樂了,就不會去嫉妒別人。

第三,幫助敵對者可以消除嫉妒。當你發現你所嫉妒的人需要有人幫助去辦成一件事情時,你就全心全意地去幫助他。這時,你與他的目標一致了,就會由嫉妒他的心理而轉向為共同的目標奮鬥的心理了。當這件有意義的事情完成後,你從他身上學到了不少長處,你們也由敵意者變成合作者了。

嫉妒是愚人的做法,它害人又害己。告別嫉妒心理吧,莫讓它傷害他人、損害社會、貽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名人名言:

嫉妒這惡魔總是在暗地裏悄悄地毀掉人間的好東西。有了它,不但不能盡到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應盡的責任,而且也疏忽了自己應盡的職守。所以它不僅危害別人,也會危及嫉妒者本人。

--[英國]培根

人性五:盲目從眾

社會上一些隨大流兒的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作從眾心理或叫盲從行為。它是指個體在群體中不自覺地在知覺、判斷、行為等方麵,表現出盲目隨從的現象。其實質是個體由於主體意識缺失而對事物(現象)缺乏獨立的分析、判斷而盲目地接受多數人影響的結果,可以說是糊裏糊塗地隨大流兒的。

從眾心理與服從心理不同,前者帶有盲目性、非理性,不具備服從、執行的性質,其行為效果比權威性的命令更具有一定的自發性和不自覺性;而後者屬於硬性規定,帶有依從性和一定程度的強製性。因此,當從眾心理與群體的意誌、利益一致時,能夠促成群體行為的順利實現,加強了群體的權威性,同時也免除了個體舉棋不定的苦惱,加強了個體的安全感。但是,由於從眾心理帶有盲目性和非理性,也常常因對事物選擇的失誤而造成個體的心理疾病。

生活中盲目從眾的現象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