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
審計廣角
作者:於海安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其體製也在逐步完善,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在企業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財務會計統計的信息的真實性和內部的財務審計工作,對企業的建設和管理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結合筆者單位的情況,對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的定義及關係進行研究,找出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中的意義,並提出了自己的淺見。
關鍵詞:財務會計 內部審計
一、 財務會計的定義
全麵係統地審核和監督企業已完成的資金運轉,將企業財務的狀況和盈利的能力之類的經濟信息提供給外部和企業有經濟方麵的利害關係的債權者、投資者與政府的有關部門的經濟管理的活動被稱為財務會計。
反映經濟活動的情況、控製與監督費用的開支是財務會計最基本的職能,基於商品生產下的價值運動是會計的對象,加強經濟的管理以及提高經濟的效益是會計的任務。它是企業的一項日常的重要工作,主要是通過會計程序,想有關的部門和人員提供有效的決策信息,對企業或者是行政事業單位提高經濟效益與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內部審計的定義
索耶曾對內部審計進行定義:“對組織中的各類業務與控製實行獨立的評價,確定是否要遵循公認的程序與方針,是否滿足相關的規定與標準,是否有效及經濟地使用資源,是否實現了組織的目標”。現階段,業內普遍的定義是公司的內部審計部門或者人員,評審公司的風險管理及內部控製的有效性、經濟活動的效果和效率以及財務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的活動就是內部審計,其目的是促進內部的控製和管理,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建立健全成本的控製體係。
在不同的單位裏,內部審計的內容各有不同,在行政事業單位裏,主要是對預算和專項經費實行監控,其中,執行預算的監控是指根據係統設定的財務數據與預算項目,實現相關財務係統的對比分析與穿透式的查詢,找出產生差異的緣由,且對預算的執行情況實行預警的定義;專項經費的監控主要是設定專項的經費來源的總額與分項的金額、支出總額與分項的金額,並在此基礎上檢查專項的經費來源和支出的情況,以及檢查是否有超支的現象和支出是否串戶及核算不規範的現象。
三、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之間的關係
從實際的工作中我們可以總結出,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共同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發揮重要的作用。從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的職能來看,二者之間有著一定的共性,但還有側重點,它們都能起到監督的作用,不過財務會計重在事中的監督,而內部審計主要是在事後及事前監督;從任務方麵來看,二者之間有聯係又有區別,他們都是為了預防與防止違法違紀的行為發生以及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的控製製度、強化內部管理等;從對象方麵來看,二者基本上是相似的,內部審計包括財務的審計、內控的審計、專項的審計、合同的審計、責任的審計以及項目概預算與預算的審計。審計的監督是獨立的,而會計的監督還存在著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