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對於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意義
作為單位內部管理的重要工作,財務會計要對事業單位裏發生的一些交易以及一些財務信息進行確認、記錄、計量與報告等程序的加工,借助財務報表的形式向外提供經濟信息,提高單位的透明度。財務會計利用對單位內部的經濟活動的事中監督和參與財務管理的決策,完成對單位內部的經濟責任履行的考核工作,從而加強內部管理的力度。
內部審計在單位中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麵,內部審計的部門或者機構和審計人員非常熟悉單位內部的業務和流程,且能隨時到單位的內部了解相關的情況,這樣就有助於發現單位的經濟活動中的風險,從而提出風險控製製度的改善策略。另外,它還能參與到單位的經濟活動中,從內部控製的製度上識別風險和防範風險,並進行針對性的加強風險管理;從另一方麵來說,內部審計能在監督的過程中,發現和糾正經濟活動中的問題,監督職工們執行相關的規定和製度,監督財務會計部門客觀地進行會計核算,且及時地對外披露準確的會計信息,以為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提供保證,避免發生會計的舞弊行為。另外,隨著內部審計的角色轉換,即從以差錯防弊監督轉化為服務性監督,由合法的、真實性審計轉化為將內部控製當成管理中心的審計,將審計的著力點按情況分在事前、事後及事中,進一步實現財務管理的透明性。
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的工作在單位中都是舉足輕重,但不能互相替代的。在實際的工作中,內部審計常常會受到輕視,其機構也不健全,監督的職責不能很好地履行。而且有些單位對於內部審計的認識比較淺,僅憑會計的職能來完成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這樣就很容易導致財務工作失效,缺乏有力的說服作用。因此,為了讓單位健康有序地發展,就必須重視內部審計的作用,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的機構,並充分發揮建起監督作用、風險防範作用,為完善內部的控製體係出力。
如果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的工作能夠統一起來,為財務監督和內部控製提供有力的管理製度,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單位麵臨的經濟風險降低,促進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對於行政單位內部的管理和監督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單位的領導層要特別注意利用這兩種方法對單位內部的財務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避免有些職工為了一己私利而破壞國家集體的利益,產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提高單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讓大眾更加信任政府
參考文獻:
[1]於世偉.淺談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J].活力,2011,(10):74
[2]王麗紅.淺析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的關係[J].中國外資,2009,(9):109,111
[3]羅洪霞.實施風險導向審計,防範高校內部審計風險[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7,(3):85-87
[4]吳曉玲.內部審計風險及防範[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