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團隊合作法:集思廣益搭建創新橋梁 (1)(1 / 2)

獨木難成林,一人難為眾,團隊合作是創新的另一種方法。隨著集約型合作化現代社會的形成,單打獨鬥的學習工作方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需要更多合作型團隊的出現。團隊合作能迸發出巨大的創新力量,團隊溝通交流可以集結很多創意點子。20世紀企業興起的“頭腦風暴法”就是利用團隊智慧,群策群力,激發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創新方法。了解到團隊巨大的創新力量,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就應該盡量融入團隊之中,不做獨行的“羅賓漢”,這樣個人的創新潛能才能在團隊中得到最大的發揮。

團隊合作——團結迸發創新力量

研究發現,紅杉生長的地方,必定是一大片的紅杉林。這一大片紅杉的根彼

此緊密相連,一株連著一株,結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颶風,也無法撼動幾千株根部緊密聯結、麵積超過上千公頃的紅杉林,除非颶風強到足以將整塊地皮掀起。我們做人做事也一樣,生命的河流總有曲曲折折,人生的路也不免坎坎坷坷。困難就像一塊巨大的攔路石擋在你必經的路途上。獨木難成林,一人難為眾,單憑自己的力量不能動它分毫。此時,唯有合作,才能產生更大的力量。

團隊合作法是創新的另一種方法。在20世紀初以前,人類社會重大的發明和創新主要是由獨立發明者或獨立的實驗室作出的。例如瓦特有合作人,但他沒有企業,不屬於任何團隊。愛迪生有過像電燈、電動機、電報機等一係列重大發明,但他的工作場所隻是一個獨立的實驗室。然而,從20世紀20年代以後,獨立的專業實驗室數目在不斷減少,獨立的發明家的數量也在不斷地減少。

這一切都表明,現代社會需要越來越多工作團隊的存在,需要團隊合作所迸發的創新力量。單打獨鬥的工作方法已漸漸隱退出曆史舞台。

看到過德國足球隊比賽的人應該都注意到了,這個被稱為“日耳曼戰車”的球隊,頻頻在世界級的比賽中問鼎冠軍,可整個球隊裏卻難以找出一個技術超群的個人球星。

一位世界著名的教練說:“在所有的隊伍當中,德國隊是出錯最少的,或者說,他們從來不會因為個人而出差錯。從單個的球員看,他們是不完美的,德國隊是脆弱的。可是他們11個人就好像是由一隻大腦控製的,在足球場上,不是11個人在踢足球,而是一個巨人在踢,對對手而言那是非常可怕的。”

全隊擰成一根繩子,發揮團隊的最大力量——這就是德國隊的秘訣!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不隻體現在生物界、運動場,在企業的發展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

每一個人,因為性格、學識、閱曆等各方麵的限製,都很難獨立做成一件創造性的工作。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應從公司的整體利益出發,善於進行換位思考,發現別人的長處,發現雙方存在的共同點,取長補短,樹立團隊協作意識。同時,要不斷培養作為某一企業員工的自豪感,讓員工深刻體會到在這個集體中憑借著共同的努力可以戰勝所有的困難,去實現員工自己的人生價值。

IDEO的產品設計團隊,每一個團隊都由不用領域的專家組成:工程師、工業設計師、繪圖師、廣告設計師、人類學家、心理學家以及與產品領域直接相關的專家。人類學家用他們訓練有素的眼光去觀察產品,鎖定特殊顧客群落,有時甚至與他們共同生活,記錄下這些人的生活習慣、作息起居、興趣愛好;心理學家就這些記錄作出深層的心理分析,以揭示這些顧客對某一產品可能連自己都尚未意識到的深層需求;工程師根據這些分析總結出新產品需要具備的特征和性能;再由工業設計師和繪圖師結合產品特點設計出外觀美麗而又方便實用的產品模型,然後進行樣品投產;試製成功後,由廣告設計師向大眾展現該產品的與眾不同。在這個團隊創新過程中,每一環都緊緊相連,每一個隊員都必須有對產品深刻的理解,並在製作過程中深深介入。因此,用“集體智慧的結晶”一詞來描述團隊的創新成果實在最合適不過。

可見,“英雄好漢”的力量是有限的,懂得團結、合作,將自己融入團隊之中,在團隊中汲取智慧和經驗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

可以說,團隊精神是個人和企業成功的要訣之一,也是企業選擇員工的標準之一,一個公司的政策的延續性和它的團隊精神密不可分。同時,員工的團隊精神是否能得到發揚,是決定工作成果的最為重要的因素。所以,搞好團隊合作,我們就能在團結中迸發創新力量。

團隊溝通——交流可以集結創新點子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同樣,一個人的思路也有枯竭的時候。但在一個團隊中,大家互相溝通交流,每個人貢獻一個點子,即使看似荒唐行不通,集結起來,也可能成為一個絕妙的創新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