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彭德懷的籃球表演(1 / 1)

彭德懷是湖南湘潭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黨、國家和軍隊的傑出領導人。

彭德懷出身貧寒,當過放牛娃,做過苦工,廣泛地接觸了工人、農民,對工農的痛苦生活有深切的體驗和同情,使他十分痛恨當時的社會,決心為工農大眾尋找出路。1915年,因帶領農民搶了一家地主的存米而逃離家鄉,投入湘軍,開始了他終身的戎馬生涯。

彭德懷一生身經百戰,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具有卓越的指揮才能,他率軍打仗,屢建戰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帝國主義把侵略朝鮮的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直接威脅著我國安全。

值此嚴重時刻,彭德懷堅決執行黨中央的決策,肩負中國人民的重托,擔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領誌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同朝鮮人民並肩作戰,以劣勢裝備打敗了最現代化的敵人,光榮地履行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義務,保衛了我國的和平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回國後,他致力於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事業。在任國防部長期間,不辭勞苦,成績卓著,為人民解放軍的革命化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貢獻。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彭德懷既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又是一位體育愛好者。他平時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和機會鍛煉身體,練就了一副強健的體魄,為他以旺盛的精力投入繁重的國防建設事業奠定了基礎。

人們傳誦彭德懷鍛煉身體的佳話很多,在這裏隻向大家講一段他練習打籃球的故事。

在太行山,有一天,部隊休息時,隻聽一個戰士高聲吆喝道:“快來看呀,彭總要表演打籃球了!”

人們從四麵八方的駐地跑來看。隻見彭老總脫了外衣,係緊鞋帶,光著腦袋上場了,他同場上的其他隊員一樣,打得很認真,積極跑動。突然,同隊一名隊員傳給他一個球,他伸出兩手去接球,球脫手了,一下子打在他的鼻子上,惹得場上隊員和場外觀眾哈哈大笑,他自己聳聳鼻子也樂了。

從這次比賽中大家才清楚,原來他並不怎麼會打籃球,他是一邊打一邊學。由於剛學打籃球,有些規則不熟練,動作不協調,常常引人發笑。所以,有些戰士一聽說他要打籃球了,就調皮地說這是“籃球表演”。

是的,那時候,彭德懷籃球打得水平是不高,但他有一股子鍛煉熱情,他抱著以鍛煉為目的,不論什麼樣的強手他都不畏懼,隻要有機會上場他就上場,他相信,隻要自己經過努力鍛煉,一定能學會打籃球,而且能打好。

彭德懷過去並沒有打籃球的基礎,他出身貧苦,根本沒有機會學習什麼正規的鍛煉項目,但他不迷信,不怕難,不怕別人笑話,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抽空學習了武術、籃球、網球等多種體育項目,而且越來越熟練,身體也越來越好。

五六十歲時,還和青年人一起爬山,很多青年人都爬不過他。經過刻苦鍛煉,到後來,他打籃球的技術已相當不錯了。人們再看他打球,常常敬佩地說:“彭老總這回是真正的表演啦!”

彭老總愛好體育活動,重視鍛煉身體,使他的身體一直很健康。美國朋友埃德加·斯諾,在他的著作《西行漫記》中,曾以驚歎的口吻這樣描寫彭德懷:“……兩萬五千裏的長征,大部分他是步行過來的,常常把他的馬讓給走累了的或受了傷的同誌騎……他的身體極為健康。”

彭德懷在兩萬五千裏長征途中,常常把馬讓給其他同誌騎,這一方麵體現了他對同誌的關心和照顧,把困難留給自己的高尚品德,另一方麵也說明,彭老總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都不放過鍛煉身體的機會,這一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