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濟南人,其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
李清照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歎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辭》,已散佚。今人輯有《李清照集》。
提起李清照,人們一定會認為她是弱不禁風的女詞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從她的許多作品中可以看出,她是一個非常愛好體育活動的人。
李清照的體育愛好很廣泛。她愛玩秋千,更愛好劃船。她經常劃船,每次劃船都劃得非常痛快。新婚不久,丈夫遠別,她靠著劃船來排遣幽思。李清照劃船這一愛好,一直保持到晚年,隻不過麵對殘破的山河,丈夫的不幸去世,她才提不起興致。
由於李清照長期堅持戶外活動,使她接觸了較廣闊的空間,眼界廣遠,胸襟開闊,因而她的詩詞在許多時候超越了閨中範圍。
李清照還是一個棋藝專家,她“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她在她所作的《打馬圖經自序》中一口氣列舉了“長行葉子”、“博塞彈棋”、“打褐”、“大小豬窩”、“族鬼”、“胡畫”、“數倉”、“賭快”、“藏酒”、“樗蒲”、“大小象戲弈棋”等十幾種遊戲為名目。
她創造性地改革了當時的打馬遊戲(棋藝的一種),“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士也。”她創造的這種打馬遊戲,直到清初還在民間廣泛流傳。尤其可貴的是,她在打馬遊戲中還寄寓了奮發圖強的愛國精神,寄托了她對抗敵救國形勢的關注。因此,清人李漢章對她的打馬遊戲給予了高度評價。
就李清照對棋藝的精通來說,就她自覺地創造性地把愛國精神寓於棋藝活動來說,她已經不僅是一個體育愛好者,而且她可稱中國古代的巾幗體育家了。
李清照豐富的體育生活和體育實踐,對以後中國體育運動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特別是對女子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以及通過體育運動的開展,激發人們的愛國精神,都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女作家,1959年在她的故鄉濟南的趵突泉公園,建立了“李清照紀念堂”,郭沫若親筆題詩:
一代詞人有舊居,
半生飄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轟烈,
傳誦千秋是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