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嘍嗏如實地回答了優波迦嘍嗏:“我吃了摩頭迦果樹的花朵,當時你正在睡覺,我想,反正我吃了花,你一樣會有飽的感覺,所以就沒有叫醒你。”
優波迦嘍嗏聽了這番話,很生氣,心想:趁我睡覺的時候,你自己竟然吃好吃的。以後,我碰著好的東西,也要自己享用,不叫你。
過了一段時間,兩頭鳥正好在一片叢林中休息,優波迦嘍嗏看到了一朵毒花,它想:我要吃掉這朵有毒的花,這樣,我倆就一塊兒死了。於是它對迦嘍嗏說:“今天你先睡吧!”迦嘍嗏沒有多想,沒過多久就睡著了。
等迦嘍嗏熟睡後,優波迦嘍嗏吃了毒花。迦嘍嗏醒來後,覺得渾身都不舒服,胃裏一股惡臭的毒氣,它問優波迦嘍嗏:“我睡覺的時候,你吃了什麼東西嗎?”優波迦嘍嗏告訴了它自己吃毒花的事情,迦嘍嗏責怪它不該幹出這樣的傻事,但是再怎麼責怪都沒有用了,毒花的毒性很快發作,兩頭鳥最終含恨而死。
這是《佛本行集經》中的故事,像兩頭鳥這樣緊密相連的人,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親人、朋友、同事、同學,甚至擦肩而過的陌生人,都是彼此生命中的共同體。如果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一時的仇恨而打破了共同體的和諧,那麼我們就會像兩頭鳥一樣,最後共同滅亡。
繁華世事蒙蔽了世人的心,所以我們常常被自己的情緒左右,變得不善於與人相處,變得因瑣碎小事而斤斤計較。而人們一旦體悟到“和”的美好,那麼他們的生活便會在那時那刻發生本質的變化。
回報親恩是做人的起點
【佛心智語】
孝敬父母,是一個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隻有心存孝敬,才能找到做人的基準。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時,曾為比丘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過去,在印度波羅奈國流傳著一個陋習──當父母年老時,子女就將他們活埋,以節省食糧來養活子孫。時間一久,這竟成了這個國家的法律規定。
波羅奈國中有一位長者,他的兒子十分孝順,因此,他對國內有這樣一條法律實在不能認同,總希望有一天能夠修正它。
歲月不饒人,長者逐漸老了,兒子為了孝順父親,便偷偷在地下建了一間密室,將父親藏在裏麵,每天以上好的飲食來供養父親。他的孝心感動了天神,天神現身前往相助。天神手中拿著一卷紙,來到波羅奈國王的麵前,對他說:“這張紙上有四個問題,如果七日內你能夠解答出來,那麼我就擁護你和你的國家;如果你答不出來,那麼我就把你的頭劈成七塊!”說完,天神就立刻消失了。國王緊急召集群臣共同商議,然而,大家望著紙上的四個難題,絞盡腦汁卻還是束手無策。期限一天天逼近,國王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於是,他將問題昭告天下,說解答出問題的人,能得到最大的獎勵:不論什麼要求,國王都答應他。
天神給國王出的難題是:什麼是最大的財富?什麼是最大的快樂?什麼是第一美味?什麼最長壽?
長者之子見到這四個問題,便立即跑回家詢問密室中的父親。長者一一給出了圓滿的答案:信用是最大的財富。修行正法是最大的快樂。誠實語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