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用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1)(1 / 3)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唐·龍牙

人活著一天,就是福氣,就該珍惜。每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對那些不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來說,生命是一種懲罰。在生活中,倘若能用慚愧的心看待自己,用感恩的心看待世界,感謝一切順境、逆境,那麼我們便能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對生活中的一切都要感恩

【佛心智語】

山是大地的賜予,雲朵是天空的賜予,生命是一種賜予,我們的生活本身也是賜予。

在佛法的世界裏,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正所謂大千世界的一花一草皆有佛性。大自然原本就是一個和諧的整體,憫物之心的第一步便是學會去珍惜身邊的一切事物,不管其有無生命。佛法中不殺生、眾生平等的觀念、教義都極為深刻地體現了佛法對宇宙間生命的尊重與關懷。即使隻是陽光下一粒小小的塵埃,也能夠擁有最美麗的飛翔姿態。一個生命,無論多麼卑微,在這個世界上都應該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弘一法師是近代中國的得道高僧,1924年,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他修道於寧波的七塔寺。他的摯友夏丏尊邀他到白馬湖小住。他所帶的鋪蓋隻是一床破席,衲衣為枕,洗臉的毛巾雖破舊但潔白。夏先生要替他換掉這些所攜之物,但弘一婉言拒絕。

他平淡地說:“還可以用,好好的,不必換了。”

夏先生帶來的飯菜,鹹了些。他又微笑著說:“這樣蠻好的,鹹有鹹的滋味嘛!”

夏先生說:“你在這裏安心住,每天我會差人送飯來。”

“不必了,出家人化緣是本分。”弘一法師還是婉拒。

“那麼,下雨天就讓人送飯來吧!”夏先生請求說。

“不用了,我到你家去好了,下雨天也不要緊,我有木屐可走潮地,這可是我的法寶呢!”

後來,夏丏尊先生在說到弘一法師時,總是讚歎不已:“在他心目中,凡是這個世界上的東西,都是寶,他很是珍惜。小旅店、大統艙、破席子、舊毛巾,白菜也好,蘿卜也好,走路也好,木屐也好,他都覺得好得不得了。人家說,這太苦了,他卻說這是一種享受,真正的享受!”

弘一法師稱得上是一位真正懂得並且做到了憫物的人,他對任何事物都珍惜至極,並且時刻抱著一種博大的悲天憫物的情懷。萬事萬物在自然界原本都應該享有自由的。憫物的本質一方麵是珍惜,另一方麵是對自由、生命的尊重。

因此,常存一顆憫物的心,不僅是一種博大的情懷,更是對人生與自然的一種理解和頓悟。

大千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死物,都可被看做是生靈。在佛家人看來,慈悲的對象不分貴賤,憐憫的對象不分死物活物,珍惜的事物不分有無,人世間的生命再小再卑微,一樣要憐憫和珍惜。

一位佛學大師曾說,一扇小小的窗戶,可以射進陽光;一顆小小的星星,可以照亮夜空;一朵小小的花朵,可以使滿室芬芳;一個小小的善行,可以扭轉命運;一個小小的微笑,可以傳達情意;一句小小的慰問,可以安慰苦難。所以,小不可輕。小,不一定無用,小的威力奇大無比。所以,小人物不要自怨自艾,不要感歎自己的渺小。小小的星火可以燎原,每個人都有一顆小小的心,隻要發心立願,成佛都可以,那麼人間的事還有什麼是不可為的呢?

生活於世,我們身邊的一切便都是世界的賜予。山是大地的賜予,雲朵是天空的賜予。生命是一種賜予,我們的生活也是賜予。感恩每一個生活的細節,生活才能於平淡中現真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