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偷竊者聽了盤珪禪師的話,感動得熱淚盈眶,心靈因此得到了淨化,從此再也不偷別人的東西了。
這便是善良的力量。一言之善,便能挽救一個有心向善的靈魂。古語雲:“與人善言,暖於布帛。”一句充滿善意的話語就可能充滿無形而巨大的力量,它不僅可以暖人心脾,而且能給人以希望和信心。
善言必然是發自內心的善意,一個話語間充滿善意的人必定是一個內心也充滿仁慈、善良的人。而這種發自內心的善意通過善意的語言表達出來則最能打動人心。佛法是極其講究善良的,勸人向善便是其中一大教義,而且這種善不僅僅表現在言語上,更表現在對惡的包容與糾正上。
一個年輕人到深山中找一位禪師談佛論道,正在二人談論德行時,一個強盜來找禪師問道。
“禪師,我做了很多壞事,終日寢食難安,無法擺脫心魔,我該如何是好?”強盜苦悶地問道。
禪師說:“我是無法令你解脫的,因為我的罪孽比你更深重。”
“怎麼會呢?我做了很多壞事!”強盜說。
“我也做了很多壞事。”禪師說。
“我殺了很多人,一閉上眼睛,我就能看到他們的死狀。”
禪師答道:“我也殺了很多人。一閉上眼睛,我也能看到他們的死狀。”
強盜繼續說道:“我做了天理難容、毫無人性的事。”
禪師說:“我也一樣,迄今為止,我都不敢想象我曾經做的那些喪盡天良的事情。”
強盜聽了禪師的一席話,突然露出鄙視的眼神,罵道:“既然你是這麼一個人,那你為什麼還自稱禪師在這裏騙人?你是個道貌岸然之徒,我還找你做什麼?”於是,強盜起身離去,邊走邊道:“原來有人比我還壞,我以後再也不做壞人了!”
年輕人不解地問禪師:“我知道您是得道高僧,您過去從未殺生,可為什麼要對那強盜說您是個十惡不赦之人呢?”
禪師微笑道:“雖然他已不再相信我,但是他已經得道了啊!”
禪師不惜毀壞自己的聲譽而成就人世間的善,這就是佛家規過勸善的不著痕跡之處。
自古善惡全由人心一念來決定,成佛還是成魔,隻在刹那之間。我們千萬不要小看別人的一言之善,也許別人的一句話,就能幫我們渡過心靈的難關。同樣,我們也不能吝嗇自己的一句美言和規勸,也許我們的一句話,就將成為拯救別人的梵音。
有時,無聲的善行反而不如一句溫暖的善言。因為無聲的善行如春雨,隻能慢慢浸入人的心扉,而一句充滿善意的話卻如春風,一下子就吹開了人的胸懷。在行善行時,我們不要吝嗇語言的付出,因為說出一句善言,我們就能從別人那裏收獲一份善意。
助人之樂,在於給人快樂
【佛心智語】
我們在助人為樂時,既要讓自己快樂,又要讓別人快樂,隻有這樣才算真正的幫助。
在佛陀眼中,眾生都有佛性,因此,佛持一顆平等心普度眾人。但是,這種平等心並不是度人方法上的平等。度人必須應機施教,眾生有許多煩惱,且人人的心念都不同,必須因時因地、運用適合眾生根機的方法來化導眾生,使教法深入其心,這是度人的關鍵。
我們平日幫助他人也是如此,必須因時因地,用適當的方法來幫助對方。幫助他人,不能居高臨下,而要顧及他人的感受,使善行真正到達人心。助人是一種無私的舉動,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自己也能收獲快樂。但是真正的助人之樂,要能帶給別人快樂。倘若行善僅僅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善心,而不顧及他人的感受,那麼,還不如不做。因為如此之行善,太過於傷人,以致讓人無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