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慈悲心助人,智慧心成己 (2)(2 / 3)

“那你就把女兒嫁給我吧!我替你還債。”一休禪師微笑著對他說。

信徒聽後,大驚失色道:“這……這簡直是在開玩笑!你是我的師父,怎麼可能做我的女婿呢? 何況我女兒還這麼小!”

但是,一休禪師並不在意,隻是揮揮手對他說:“沒問題,我做你的女婿,一定能幫你還債,你就趕快回去準備此事吧!”

這位信徒素來十分相信一休禪師的智慧和能耐,回去後,他立刻向鄰居們宣布此事,說某月某日一休禪師要到他家裏來做他的女婿。於是,一傳十,十傳百,一休禪師娶妻的消息轟動了全城。到了迎親那一天,看熱鬧的人在信徒家門前擠得水泄不通。

一休禪師見狀立刻在信徒家門前擺上桌椅,拿出文房四寶。接著,他又拿出《狂雲集》,簽名出售。《狂雲集》本來就是集詩、歌、書於一體的著作,再加上一休禪師的簽名,更是錦上添花,眾人見了自然爭相購買,以至於竟然忘了自己是來湊熱鬧的。過了不一會兒,一休禪師身邊就積了幾大籮筐錢。

一休禪師問信徒:“這些錢夠你還債了嗎? ”

信徒高興得幾乎要流眼淚,連連說:“夠了!夠了!多謝師父!多謝師父!師父,您真是神通廣大!”他一邊說,一邊向一休禪師叩頭謝恩。

一休禪師趕忙將他拉起來說道:“問題解決了,我的任務也完成了,女婿我也不用做了,還是做你的師父吧!”說罷轉身而去。

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善解者無憂無慮,不善解者愁眉不展。能夠以聰敏之心助他人化解危難,是大愛的一種表現。一休禪師的名聲雖然因這次“娶妻”事件而受累,卻半分不礙他的修行,反而越發凸顯其修為之深厚。

佛家講究的慈悲並非隻有形式,有些人像佛祖那樣選擇棄身為人,無悔奉獻;也有些人為了心中堅持的信念而像怒目金剛一樣,舍身入地獄。慈悲並不一定是後退與忍讓,也不是毫無原則地遷就,而是在麵對給眾生帶來大苦難的罪惡時能毫不猶豫地舉起手中的屠刀去捍衛無辜。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然而,怒目金剛卻願意拿起禪杖,掃蕩一切妖魔,去換取蒼生的安寧。

善良、慈悲固然重要,聰明、機智亦不可少。智慧是善行的輔佐,慈悲也並不是毫無分別的愚直慈悲。為人處世也是如此,如果能把聰明的頭腦用在善事上,那麼我們就能真正做到濟世救人,成就自己的功德。

發自內心的慈悲

【佛心智語】

慈悲很重要,但重要之處並不在於形式,而是發自內心的善,就如戒律之嚴在於心,而不全在於參禪打坐。

佛陀教會我們以慈悲心待人,要滿懷一顆好心,多做些善事,這樣,對人對己都是件好事。在偌大的地球上,人們與身邊的人、事、物既然共生於同一個空間,就應該互尊互敬,平等友愛。我們做的某一件錯事,可能會引發一連串的反應,以致最後遭殃的還是我們。所以,我們要對眾生抱有慈悲之心,對生活抱有平和的態度,這樣,不但世界可以消除爭端,人的內心也會自在。

多情乃佛心,當我們對世間的人與物用情,多行善事之時,我們也能像佛陀那樣滿手都是慈悲事。古詩有雲:“慈悲茲心亦非心,無心慈悲是真心,真心慈悲無茲心,無心權作有心心。”意思是說,真正的慈悲之心是忘我的,是沒有任何私心雜念的。在佛家的眼中,寧可失去一切,也不能沒有慈悲。

很久以前,有一隻威力巨大的毒龍。它雖然能在指掌間毀滅一切,但從不隨便傷害生靈,而且對修行生活十分向往。

有一天,毒龍來到一片寧靜的樹林裏,在這裏思索法義,一段時間後,毒龍有些疲倦,便不知不覺地在大樹下睡著了。它睡覺時身體盤曲,就像蛇一樣,表皮鱗片的花紋光彩斑斕。

正在此時,一個獵人經過這裏,他看到熟睡中的大力毒龍誤以為它是一條蛇。同時,他對毒龍身上的光彩驚訝不已,於是便想將這大蛇的罕見蛇皮獻給國王,以換得獎賞。於是,獵人拿著木杖一步步地接近毒龍。在靠近毒龍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一隻手舉起木杖朝毒龍的頭部重重敲下並壓著不放,另一手則拿出平日打獵用的刀子,迅速地向毒龍身體劃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