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讀透心理活動的“顯示器”(1 / 2)

表情最能反映一個人的情緒變化,中國傳統的人相學以臉型、相貌等占測一個人的性格與命運,是有失偏頗的,但如果憑麵部表情來推測和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是有一定的準確性的。下麵,將具體說明據表情判斷性格的訣竅。在幾乎所有的動物中,人的表情是最豐富,也是最複雜的。

每個人都有一副獨特而不容混淆的臉相,即使雙胞胎也不例外,因此人們相見時,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臉。從這張臉上,大致能反映出年齡、性別及種族特性,而且表情也會流露出他當時的情緒變化狀況。

當人們與他人交往時,無論是否麵對麵,都會下意識地表達各自的情緒,也注視著對方的各種表情,正是這種過程,使人們的社會交往變得複雜細膩而又深刻。

在高明的觀察者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一張反映自己生理和精神狀況的“海報”。狄德羅在他的《繪畫論》一書中說過:“一個人……他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畫得很清晰,很明顯。”

191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法國生理學家科瑞爾在他的《人,神秘莫測者》一書中論述道:“我們會見到許多陌生的麵孔,這些麵孔反映出了人們的心理狀態,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反映得將越來越清楚。臉就像一台展示我們人的感情、欲望、希冀等一切內心活動的顯示器。”

如下這些“臉語”是比較容易讀懂的:蹙眉皺額表示關懷、專注、不滿、憤怒或受到挫折等情緒;雙眉上揚、雙目張大,可能是表現驚奇、驚訝的神情;皺鼻,一般表示不高興、遇到麻煩、不滿等……

愉快的表情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觀察到,它的特點是:嘴角拉向後方,麵頰往上展,眉毛平舒,眼睛變小。

不愉快的表情特點是:嘴角下垂;麵頰往下拉,變得細長;眉毛深鎖,皺成“倒八”字。

當然,也可以具體化一些,比如:

眉——有心理學家研究,眉毛可有約二十多種動態,分別表示、不同感情。漢語中常用詞語有:柳眉倒豎(發怒)、橫眉冷對(輕蔑、敵意)、擠眉弄眼(戲謔)、低眉順眼(順從)等。宋代詞人周邦彥有一句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這是因為一個人眉問的肌肉皺紋較為典型地體現出他的焦慮和憂鬱,即眉頭緊鎖,而一旦眉問放開、舒展,則是心情變得輕鬆明朗的標誌。

鼻——鼻子的表情動作較少,而含義也較為明確。厭惡時聳起鼻子,輕蔑時嗤之以鼻,憤怒時鼻孔張大,緊張時鼻腔收縮,屏息斂氣。

人的大腦分為兩半球,發自內心的感情通常由右腦控製,卻具體反映在左臉上;而左腦則專司理智性感情(即經過克製和偽裝的感情),然後反映在右臉上。因此左臉的表情多為真的,右臉的表情有可能是假的。若想知道對方的真實感情,必須強迫自己去觀察對方的左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