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禮物。從一個人的眼睛中,可以大概讀懂一個人。孟子雲:“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既焉。聽其言,觀其眸子,人焉瘦哉?”從眼睛這扇窗戶向內心深處看,是了解一個人心理動向的捷徑。所以在了解人心理時,眼睛在五宮中至關重要。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的內心隱秘,心中的衝突,總會不自覺地通過變化的眼神流露出來。
泰戈爾說得好:“任何人‘一旦學會了眼睛的語言,表情的變化將是無窮無盡的”’。
人在一生中,運用得最出色的要數眼神。更多的時候,人的眼睛和嘴巴所說的話一樣,能從眼睛中看出事物的大致麵目來。因為,眼睛乃“五官之王”。從醫學觀點來看,眼睛是人類五官中最敏銳的器官,它的感覺領域幾乎涵蓋了所有感覺的70%以,其他感覺與之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以飲食為例,人們吃食物時絕不僅靠味覺,同時會注意食物的色、香以及裝食物的器皿等。如果在陰暗的房間裏用餐,即使明知吃的是佳肴,也會產生不安的感覺,無心品嚐或胃口大減。相反,如果在一流飯店或餐廳用餐,用精致的器皿裝食物,再加上燈光的調配,定會增加飲食者的食欲,吃得津津有昧。這是視覺影響人們心理的一個方麵。
有時,眼睛似乎也會說話,一個人的內心活動,經常會反映到他的眼睛裏。心之所想,透過眼睛就能看出其中的大概,這是每個人都很難隱瞞的事實。
眼神的清濁,對於識人而言,至關重要。
眼神清的人,通常表示此人清純、澄明、無雜念、端正、開明。眼神濁的人,往往昭示此人昏沉、駁雜、粗魯、庸俗和鄙陋。
在希臘神話中有這樣的故事:有三個姐妹,外人隻要一接觸其中的一位名叫梅德莎的眼光,便立刻化為石頭。這個神話故事意在說明眼神的威力。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完全不注意別人的眼睛,就無法窺探對方內心世界的微妙變化。一般情況下,人們很難徹底隱瞞心事,即使有人擺出一副麵無表情的樣子,但刻意的做作並不能維持長久。老年人常說:“聽別人講話,或對別人講話,要注意對方的眼睛。”有的人交談時不看對方的眼睛,多數情況下,是因為膽小、畏縮、沒有信心,難以為情。
一直注視著對方的眼睛,會感覺眼睛疲勞。這裏所說的“看眼睛”,並非真的凝視,而是觀察對方視線的活動。因此,如何透過視線的活動了解他人,便成了人與人之間成功交往,溝通心靈的關鍵點。
一個人視線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來了解。一是對方是否在看著自己,這是一個關鍵;二是對方的視線剛接觸立刻就挪開,他的心理狀態是有所不同的;三是視線的方向,即對方是正視還是斜視觀察自己的;四是視線的集中程度,即是否是專心致誌地看自己;五是視線的位置,通過對方視線的方位移動,來考察他的內心動向。
觀察一個人的眼神,是辨別他“忠奸”的一個途徑。眼神正,其人大致正直,眼神邪,其人大致奸邪。
諸葛亮就是這樣一個通過眼神識別人物的高手。當時,曹操派刺客去見劉備,刺客見到劉備之後,並沒有立即下手,而是與劉備討論削弱魏國的策略,他的分析,極合劉備的心意。
正當他們說得很投合的時候,諸葛亮進來了,刺客很心虛,便托詞上廁所。
劉備對諸葛亮說:“剛才得到一位奇士,可以幫助我們攻打曹操。”
諸葛亮卻慢慢地歎道:“此人見我一到,神情畏懼,視線低而時露忤逆之意,奸邪之形完全泄漏出來,他一定是個刺客。”
於是,劉備連忙派人去追,結果,那人已經跳牆逃走了。
諸葛亮能夠看透此人,主要是從他的眼神閃爍不定中發現破綻的。在瞬息之間,透過眼神的變化,看出一個人的目的和動機,固然需要先天的智慧,但更多的是靠在後天的環境中磨煉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