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問題化與實踐化相結合教學方法探究(3 / 3)

4.3 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延伸實踐教學時間和空間

現在各個高職院校經過十年的發展,校園網絡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實踐課程可以依托校園網絡建立虛擬的實踐輔助平台,可以讓教師學生通過平台進行交流,學生也可以通過平台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建立不同內容的網絡實驗室,網絡實驗室可開設上百個實驗,實驗項目可涵蓋所有的企業網和校園網的網絡構建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網絡實驗室實現了實驗時間、空間和內容的全麵開放,同時也可以對實驗用戶、實驗內容和實驗設備進行全智能的管理,還可以進行遠程網絡實驗和實驗機架的劃分,從而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通過對實踐教學時間和空間的延伸可以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更好地交流,促進知識的相互提高。

4.4 建立產學研基地,推進校企合作

如何讓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科技創新,以服務社會,需要建立計算機網絡學科的“產學研基地”。產學研基地可以讓學生不斷地創新學習,同時把創新轉化為結果,服務社會。深度推進校企合作實現學校與市場接軌,大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一線實用型技術人才,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以切實提高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隨著校企合作的層次不斷深化,實踐教學內涵建設成效將逐步顯現。

4.5 鼓勵學生獲取專業網絡資格認證

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獲取專業網絡資格認證,為畢業生提高就業競爭力,比如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網絡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Cisco公司的網絡技術認證、MCSE微軟認證係統工程師等。通過這些專業資格認證的考試的準備和資格的獲得,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專業方向,提高專業興趣和專業自信心。另外,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的專業網絡競賽,如H3C杯競賽、ITAT競賽以及其他競賽。通過參與競賽,拔高學生的網絡技術運用的能力、拓展視野、培養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

5 結束語

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係統工程,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社會共同不斷的探索和努力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包括實踐教學計劃的合理製定、實踐教學的目標定位,以及改革和實施創新實踐教學方法等各個方麵。需要分層解決、穩步推進,才能達到把學生培養成應用型、創新性、複合型計算機網絡人才的目標,讓教育回報社會。

參考文獻:

[1] 孫立仁.實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與方法[M].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1.

[2] 熊宏齊,戴玉蓉,鄭家茂.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室建設規劃的研究與

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10.

[3] 李成忠.計算機網絡教學研究[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2004.

[4] 張基溫.基於知識和能力建構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改革[J].無錫教育學

院學報,2003.4.

[5] 李巨光,高丙雲.高校理科實驗教學問題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

2005.5.

[6] 浙江省高校計算機教學研究會.計算機教學研究與實踐——2011學

術年會論文集[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