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每逢路過小區,我總要習慣性地掃上一眼,但梧桐樹下,從綠樹蔭濃到落葉飄零,一直是空蕩蕩的,始終不見那個熟悉的身影。
終於有一天,我眼前突然一亮,那樹下不是歇著老劉的皮匠擔嗎?我三步並作兩步地奔過去,想問一問,老劉你這一年多到底去了哪裏?你的病好了嗎?我要把錢給你……但近前一看,一盆冷水兜頭澆了個透,不是老劉,而是一個年輕人。仔細打量,眼角、眉梢分明藏著老劉的影子。他告訴我,他是老劉的兒子,老劉得了喉癌,已在不久前去世了。我的心一下沉到了穀底。他說,老父曾經囑咐過,說他在這裏多年,人們都走慣了,附近又沒有別的皮匠攤,他叫我今後隔三差五地來這裏擺擺攤。年輕人又說,一來人們用得著我,二來父親教我的手藝也能派上用場,我也正好利用休息日掙點外快補貼家用……下麵說些什麼,我一句也沒能聽清楚,滿腦子都是老劉一個個重疊的身影。我趕緊說明情況,把錢塞給他,但他死活不肯收,說這是老父生前最後的手藝,就算是留個念想吧。
我從垃圾筒裏把靴子撿了出來,徑直拎上了樓,洗刷幹淨後,重又把它放回了櫃子裏原來的位置。我不僅珍藏著老劉的手藝,更珍藏著他的一份誠信,和因此才有的人間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