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思索間,不覺來到關樓東側的關帝廟,這裏較安靜,抬眼而望,關羽的丹鳳眼平視前方,手握青龍偃月寶刀;他可沒駐守過此關啊,三國時雁門關屬曹魏地盤。
關羽這位與孔子並立的武聖人,他的成聖估計是由於他做人義薄雲天吧。
在我們傳統文化中,關帝已經成為華夏神譜中少有的為儒、釋、道三教同時納入祭祀譜係的神,在老百姓心目中,他憑著忠勇信義已經成為道德雕像。據傳關羽有司祿命、治病除災、招財進寶、庇佑商賈等等多種法力,許多行業將其作為保護神,如今大江南北在家庭、商鋪、企業、甚至單位都可以看到供著的關帝像。他已經成為民族的人格坐標!
祖先把關廟修建在這古關樓上是大有深意的啊!
望著那把青龍偃月寶刀,不由得記起兒時聽來的不朽傳奇,那傳說中的天下第一鐵匠,傳說中的月圓之夜神秘的1780滴青龍血……寒光四射的寶刀在這裏早已幻化為千年烽火中無數的刀槍劍戟。
多少個民族危難之時,熱血將士揮劍殺敵的萬裏豪情纏繞在曆史深處,循環往複的的戰爭中,刀光劍影下是誰在呐喊?是誰在流血?誰在仰天長嘯?誰把自己當作利劍射向了敵陣?恐怕關帝的聖目也已經無法辨認出所有的細節了!
曆史變遷,將士們舍身取義的英雄情結千年不變!
就說守關最久的我們家鄉人楊家將吧,楊業老令公,開國重臣,陳家穀之戰深陷重圍,援兵失信,報國無望下絕食守節!
楊大郎勇力過人,曾一箭射殺遼景宗,金沙灘一戰代宋太宗而死,是那樣的從容不迫!
楊二郎金沙灘雙龍會代八千歲而死,當敵人亂箭射來時目光安詳,是怎樣的悲壯!
楊四郎金沙灘戰中不幸被俘,十五年後返關探母,在忠孝難全的糾結中,選擇了自殺來終結屈辱與不舍!
楊五郎金沙灘戰後,麵對家族的巨大傷亡,皈依了佛門,靜修五台山,青燈古佛相伴,然而壯誌未酬心難安,當侄媳穆桂英大戰天門陣時,他又慨然出手相助!
楊六郎金沙灘戰中孤身撤回關內,背負家仇國恨,之後的許多年駐防雁門關,今天的關樓最上麵一層就是六郎祠直到南宋後人楊再興投到嶽飛旗下抗金,小商橋一戰,率三百騎兵衝入敵陣,殺死敵人兩千多,壯烈殉國後金兵焚燒他的屍身,竟燒出鐵箭頭二升有餘!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
我們見慣了曆代將士的流血犧牲,但是楊家舉家族之力,幾代人父子、兄弟、夫妻、主仆、前赴後繼血灑沙場是罕見的,他們的忠勇震撼人心;男人戰死女將出場,百歲高齡的佘太君率領寡婦出征更譜寫了曠世傳奇,滿門壯烈彪炳千秋!
楊家將威名留在了千年古關上,活在人民心中,今天的代州鼓樓上巨幅匾額“威震三關”、“聲聞四達”,樓前木製牌樓上的“天朝良弼”,都是對楊家將滿門忠烈的褒獎!
距縣城三十裏鹿蹄澗村,建有天波楊府楊家祠堂,那裏幾乎每天都接待著海內外尋根祭拜的遊客。更傳奇的是改革開放後,台灣富商楊清欽來內地遊曆,祭拜罷了楊家祠堂,深信自己就是楊家後代,楊六郎就是自己幾十年致富創業的保護神,於是不惜投入巨資捐辦了許多學校,家鄉人被他澤被桑梓的義舉深深感動著。
楊家將的故事代代相傳,楊家將的精神已經成為雁門關的品格,成為不朽的忠勇精神象征,永遠定格在了雁門關上,成為高揚的旗幟!
二
雁門關凝重如二十五史一樣,在這遠山中無言地記載著傳奇!
在這小小關廟前,千載光陰悄悄流逝,戰火中關帝注視著精忠報國,和平中同樣解讀著忠勇信義!
看那古關綿延的青石古道吧,巨大青石上留下的車像拓印的一樣,它記載著來往商隊千年車輪的痕跡,依山停靠的古舊鐵車,那是清代晉商廢棄的商車。
千年古關不光是抵禦外侮的門戶,它還是中原與塞外千年商貿往來的通道,曾是一條財富之路!
古關南段,已經恢複的明清商貿一條街,為我們再現了曆代商旅繁忙的景象,留下了晉商不朽的足跡。
晉商的足跡可以從春秋戰國追尋而起,明清時代,晉商已經是中國十大商幫之首,稱雄商界五百年之久,然而巨大的財富光環的背後是一代代山西人背井離鄉,含辛茹苦的足跡;他們經過了肩挑負販,白手起家,靠堅韌信義進行了長久的原始積累。古關青石路見證了他們的艱辛和頑強,也見證了他們創造財富的傳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