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是對的時候,我們要溫和地、巧妙地去得到人們對我們的同意;當我們有錯的時候——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實,我們要當即承認我們的錯誤。這種方法不隻能產生驚人的效果,還比你為自己辯護更有趣味。因為他是用一顆真誠的心、一顆敢於承認錯誤的心去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的心態會使你得到人們的承認,會得到人們的愛戴。所以你要記住,當你有錯誤時,就迅速而真誠地承認。
有一天晚上,就在一家小店快打烊時,進來了一對母女,店裏的小夥計阿方熱情地接待了她們。為她們詳細地介紹著本店的新產品。
她們看了一圈,對阿方說她們想挑選一麵小木鏡,阿方帶她們來到木鏡櫃台邊,並拉開了展櫃讓她挑選。挑了半天,也沒選中滿意的鏡子。阿方送她們出去後回來發現展櫃裏少了一麵鏡子,於是趕忙出門叫住那對母女。阿方提醒她們是不是不小心把一麵鏡子帶出了店。
那位母親聽後非常生氣,說沒帶走,要阿方考慮清楚,並且要阿方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阿方認認真真在展櫃裏找了一遍,最後發現那鏡子沒有丟,原來展開的鏡子在母女倆挑選的時候重合起來了,所以就空出一麵鏡子的位置。
阿方為自己的大意後悔極了,不停地賠禮道歉。但那位母親還是很生氣,要阿方去找老板,要一個合理的解釋。阿方再次表示了真誠道歉,並對自己工作的失誤做出了檢討。阿方向店主請示後便拿出一麵鏡子送給母女倆,並向她們道歉:“真是對不起!今晚因為我的工作失誤給您造成了傷害,請您接受我真誠的道歉。這麵鏡子是我的心意,希望以後敬請您對我的工作進行監督。”
在阿方的誠心道歉下,母女倆終於笑了。看阿方急得滿臉通紅,還不斷地安慰她說:“小丫頭,我們原諒你了。你能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誠實的小姑娘。放心吧,我會再次光臨你們譚木匠的。”阿方終於得到了顧客的諒解。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總有自己的缺點,當我們犯錯誤的時候,腦子裏往往會想怎樣隱瞞自己錯誤的想法,害怕承認之後會很沒麵子,會給自己帶來損失,害怕承擔責任。其實,承認錯誤帶來的並不是反麵的影響。反之,在某種意義上,它還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的結果。因為錯誤承認得越及時,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補救。而且,由自己主動認錯也比別人提出批評後再認錯更能得到別人的諒解。更何況一次錯誤並不會毀掉你今後的道路,真正會阻礙的,是那不願承擔責任,不願改正錯誤的態度。
生活和工作中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但能否正視錯誤,敢於承認錯誤,卻體現了一個人的心胸與涵養。多數人都會認為承認錯誤是承認自己的失敗,臉麵無光,難以啟齒。其實錯誤被發現後,被別人所指出和糾正時,那時的臉麵又何在呢?所以錯誤就是錯誤,掩飾是沒有用的。掩飾錯誤,在朋友之間,久而久之,會失去朋友;掩飾錯誤,在同事之間,久而久之,會失掉信任;掩飾錯誤,在家人之間,久而久之,不僅會失掉信任,更會失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