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老太太對汪秋平說:“我的孫女哎,你叔叔到現在都沒有消息。他在信上說了,我看那意思,他一時半時回不來,要你在我們這裏長住。我和你爺爺都老了,身邊沒有一個親人是不行的。這事得跟你爹媽說說。你給他們寫封信吧。”
這時,汪秋平在省城已待了快一個月了。按當初和舅舅的約定,他該來接她了。可是,原來叔叔沒有離開省城,說好待一個月就回文興。現在叔叔走了,上前線了。按他的交待,她要長期住在省城陪爺爺奶奶。對此她是願意的。爺爺奶奶確實老了,需要有親人在身邊照看。爹爹和媽媽還年輕,暫時還沒有問題。奶奶的意思當然是要給爹媽說說,這麼大的事,不要讓爹媽認為自己想住在省城、不願回家。她想,幹脆不等舅舅了,自己騎馬回文興,一天就可以到。給爹媽說好再回來。
她把這個決定給爺爺奶奶說了。爺爺奶奶都有些擔心,怕她路上不安全。尤其是聽說上次她和舅舅在路上發生那樣的事。奶奶說:“姑娘家家的,那麼遠的路,叫我們咋個放得下心。”爺爺雖然知道她會武功,但還是擔心她對付不了複雜的局麵。他說:“我的孫女哎,我曉得你會兩下子。上次是和你舅舅一路。你舅舅的功夫,你叔叔給我說過,很是了得。現在是你一個人,再遇到那樣的情況,恐怕你就對付不了。現在世麵很亂,我們要多想想。”
汪秋平當然理解爺爺奶奶的擔心。但她決心已下。她說;“爺爺奶奶,我要騎叔叔的馬去。這馬腳力很好,不像我舅舅那匹拉車的馬,走起來慢慢騰騰。要兩天才到省城。我騎這匹馬,隻要幾個時辰就到了。你們放心,遇到上次那種情況,我是能對付的。”說著,她撈起衣服的下擺,腰上露出那12柄飛標。她又要爺爺奶奶來到院子裏,指著10多丈遠的一棵大樹,說;“你們看,那棵樹的中間有一樹椏。”說完,從腰裏摘下一柄飛標,隨手扔了出去,正中那個樹椏。然後幾步飛奔過去,身子往上一躍,離地有丈來高,伸手把標摘了下來。整個過程也就是眨眼的功夫。
見孫女露了這麼一手,兩個老人臉上都露出笑容。老太太還是不放心,說現在人家都在用槍,你這個東西能有槍快呀!汪子嵩一聽笑了,說;“一個小姑娘,騎馬在路上走,無緣無故的,哪個會拿槍對準她呢!秋平剛才那一手,是對付那些陡生歹念的人。沒事沒事,就讓她去闖一闖。”老頭子一錘定音,成就了汪秋平單人獨騎回文興之路。
第二天,汪秋平上街去買東西。好不容易到一趟省城,得給家裏的人買點吃的穿的用的。
她買了一大包,背著回來。進了客廳,爺爺一個人在喝茶。看她累得滿頭大汗,忙遞了手絹給她揩汗。又倒了杯水給她喝。問她:“東西多,坐個黃包車嘛!要提前講一下,坐家裏的車去。”
汪秋平出去買東西,隻給小梅說了聲“我出去了,過一會就回來。”她不想打擾爺爺奶奶,也不想坐車。這會聽爺爺這麼說,她說;“爺爺,我年紀輕輕的,多走走路才好。”
汪子嵩笑了,他很喜歡這個孫女。等汪秋平歇夠了,老人從方桌上拿出一把帶鞘的物品遞給汪秋平,說;“這是我祖輩留下來的一把短劍,在我手裏幾十年了,對我來說沒用了。本來是給你叔叔的。他沒說一聲就走了。我今天把它傳給你。對你也許有用。”
汪秋平拿在手裏,隻見劍柄上有顆紅寶石,閃閃發亮。光這一點,她就喜歡得不得了。再拔出劍一看,劍長隻一尺,她隨手一揮,那劍便閃耀出光芒。她高興地問:“爺爺,它是我的了吧?”汪子嵩說;“當然是你的了。爺爺不會反悔的。我再給你一百個大洋。這不是給你的。是給你爹媽的。”汪秋平叫了聲“爺爺”就收下了。她不好拒絕。
天一亮,吃了早餐,汪秋平就準備出發。管家給她牽出馬。她眼睛一亮,發現馬背上配了馬鞍。管家說:“這馬鞍少爺很少用。他說就在省城附近,平時也就是溜溜馬,用不上。現在大小姐要出遠門,我把它安上。大小姐騎了要舒服些。”她向管家鞠了一躬,說;“謝謝陳伯伯。”她把馬的韁繩握在手裏,奶奶站在門口,眼淚汪汪地囑咐;“秋平呀,路上一定要小心,早些回來。”小梅看著她,遞了一包東西到她手裏,說;“這是幾個包子,給大小姐路上吃。”她接了。心想,就這麼點路,還勞師動眾的。於是上了馬,向大家揮揮手,走了。走了很遠,一回頭,見他們還站在門口。於是兩腳一踢馬腹,馬便狂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