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忠義執言柳少師(2 / 2)

年輕時,孟郊到嵩山隱居。像很多有才華的文人一樣,孟郊性格孤僻,不大合群,或許是恃才放曠,很少有人可以和他相處得很好。

當時的大文豪韓愈見了他之後,對他的才華非常讚賞,兩人成了知音好友。孟郊一生都不得誌,一直到了五十歲,才看重進士。此後在溧陽當了一名小小的縣尉(次於縣令,管理地方治安的小官)。溧陽縣有一處水潭,潭邊有平陵城。孟郊於是就經常來到水潭邊上,終日徘徊賦詩。縣令見他荒廢了公務,心中不高興,就像刺史上書,結果上頭又派來一名縣尉,孟郊的俸祿被分走一半。

終身不得誌的孟郊,盡管仕途不得誌,但還有一些好友始終對他施予幫助,鄭餘慶(唐末宰相)治理東都洛陽時,啟用孟郊為水陸轉運判官;鎮守星願時,又任命他為判官。這令他稍減生活顛沛之苦。

孟郊寫詩,晦澀艱深,但都言之有物,很有誌趣,韓愈最是推崇他的作品。當時的詩人李觀同樣對他極為讚賞,評價他的詩說:“(孟郊)的佳作古今沒人可比,普通的作品也足以超過謝靈運和謝眺(兩人都是東晉南北朝時的著名詩人)。”

孟郊死於公元814年,他死後,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宰相張籍給他立了個諡號“貞曜先生”。

賈島,字浪仙,範陽郡(河北北京一帶,治所在現在的河北涿州)人。

賈島年輕時,當了一名和尚,法名無本。後來到東都洛陽遊曆,當時正值皇帝推行滅佛政策,洛陽縣令就規定僧人隻能在晚上才可以出門。賈島為這事感到悲傷不已,就寫詩寄托哀思,他的詩被韓愈見了後,大受賞識,韓愈和他探討寫文章的事,賈島因此還俗,並去參加科舉考試。

賈島寫詩遣詞非常專心,當苦苦思索時,往往忘乎周圍的事,就連遇上了達官貴人也察覺不到。有一回,京兆尹和他在道上相遇,當時賈島正思索自己要寫的詩句,騎著驢子忘了回避,京兆尹認為他對自己不敬,就把他喊住,責問了許久才放他離開。

盡管賈島滿腹詩書,但是和五十歲才考上進士的孟郊一樣,他也始終和金榜題名無緣,考了多次都沒有考中進士。最後做了個小小的縣衙主簿。

會昌三年(公元843年),賈島病逝。

孟郊和賈島兩人,很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是終身都不被重用,都是性格孤僻不合群,但他們對詩歌的創作始終都報以熱情,並把自己淒苦的情感融於詩中,形成了新的詩歌流派,苦吟詩。

孟郊賈島,他們的一生比之李白杜甫等人,固然可說是相對地籍籍無名,但是正因為有像他們這樣盡管普通甚至遭遇生活的不公也依舊不放棄詩歌創作的人,才為唐朝詩歌的繁榮增光添彩,為後人留下了更多的文化瑰寶。

黃巢起義

黃巢,是曹州冤句(現在的山東菏澤)人。家裏世代都是鹽商,家境富裕。黃巢擅長擊劍騎馬射箭,讀過點書,口才過人,專愛收留亡命之徒。

鹹通末年,連年水災旱災,百姓收成不好,許多人都被迫去當了強盜。乾符二年,濮州王仙芝帶領手下的強盜在長垣起兵舉事,手下有黨匪三千人,攻破洗劫了曹州和濮州,擒住了數萬人,兵力越來越強。第二年,黃巢和他的同夥八人召集了幾千人馬響應仙芝起兵作亂,很快部下的徒眾增加到了數萬人。接著王仙芝和黃巢彙合了軍隊,協同在一起作戰。

王、黃大軍攻破了汝州,殺死了守將。東都洛陽人人震驚,百官各自脫身逃跑。王仙芝四處攻擊,縱容手下匪兵肆意搶掠,所經過的地方,幾乎沒有再留下活人。隨後陸續攻破郢州、複州,隋州,進逼到了蘄州,蘄州刺史裴渥邀請王仙芝和黃巢到自己家裏聚飲,勸說王仙芝停戰,自己可以為王仙芝上書求取一個官職。

過後不久,皇帝即下詔命王仙芝擔任左神策軍押衙,王仙芝十分高興。但是黃巢卻非常不滿自己沒有得到封賞,對王仙芝大打出手,王仙芝頭破血流。黃巢大罵王仙芝:“你獨自投降做官,我們幾千兵馬怎麼辦。”於是帶領自己的兵馬和王仙芝分道揚鑣,王仙芝怕引起眾怒,也不敢接受官職,領兵襲擊蘄州,尚軍領兵攻陳、蔡,黃巢向北攻擊齊、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