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靈活善變才能瞬間辦成事
當人們辦事時,常會遇到一些突破不了的瓶頸。此時,如果轉換一下視角,打破舊的思維模式帶來的禁錮,仔細觀察,細心分析,用新思維來加以考慮,用變化的眼光去把握,那麼,就能找出一條新的出路。
73.努力創新不要墨守成規
在現實的生活中,當人們辦事時,時常會遇到瓶頸,這是由於人們隻在同一角度停留造成的,如果能換一換視角,也就是換一麵考慮問題,情況就會改觀。思維定式往往很容易捆住人的手腳,束縛一個人的視野和行動。當常規做法已經不適應變化時,人們應該不按常規出牌,要反其道而行之,大膽嚐試,勇於創新,隻有善於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靈活做事的人,什麼難事都難不倒他,才能最終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創新的人往往在生活中善於觀察,勤於思考。根據生活中的細小環節,細心揣摩,最終推出創新的想法。
美國一家製糖公司,每次向南美洲運方糖時都因方糖受潮而遭受巨大的損失。結果有人考慮,既然方糖如此用蠟密封還會受潮,不如用小針戳一個小孔使之通風,經實驗,果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申請了專利。據媒體報道,該專利的轉讓費高達100萬美元。
日本一位K先生,聽說戳小孔也算發明,於是也用針東戳西戳埋頭研究,希望也能“戳”出個發明來。結果,他發現在打火機的火芯蓋上鑽個小孔,可以使打火機灌一次油由原來的使用10天變成使用50天。發明終於被他“戳”出來了。
還有,18世紀一位奧地利醫生在給一個患者看病時,尚未確診,患者突然死去。經過解剖發現,其胸腔化膿並積滿了膿水。那麼,能否在解剖前就診斷出胸腔是否積有膿水?積了多少?一天,在一個酒店裏,他看到夥計們正在搬酒桶,隻見他們敲敲這隻桶,敲敲那隻桶,邊敲邊用耳朵聽。他忽然領悟到,夥計們是根據叩擊酒桶發出的聲音來判斷桶內還有多少酒的,那麼人體胸腔膿水的多少是否也可利用叩擊的方法來判斷呢?他大膽地做了試驗,結果獲得了成功。這樣,一種新的診斷法——“叩診法”從此誕生了。
一種思想曆久不衰並不是好事,因為思想本身最終總是要變得陳腐的。人是社會的,總是不斷把社會推向進步和光明。事業、工作是獲得幸福的源泉,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發展的,因此,事業要獲得新的成就,人們要得到新的幸福,必須依靠人的創新精神。
大多數人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沿著以往熟悉的方向和路徑進行思考,而不會另辟新路,總是覺得創造神秘,似乎它隻有極少數人才能辦到。其實,創造有大有小,內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不僅是科學家、發明家的事,它已經深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進行創造性的活動。人們在事業上新的追求、新的理想、新的目標會不斷產生,在為新的事業創造奮鬥中,實現了這些新的追求、理想、目標,就會產生新的幸福。
亨利·福特出身寒微,所學無幾,又毫無靠山,但是在短短10年間,他就克服了這些缺陷,在25年之內,成為全美乃至世界頂級富豪,這些都是人人皆知的。根據福特的發展史來看,自從他與愛迪生結為至交後,個人發展開始突飛猛進,而他最卓越的時代,始自於結識弗東尼等一些智能超群之人,福特將他們的聰明才智、知識經驗和精神力量集合起來,為自己的腦力整合,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後來終於成為了世界聞名的汽車大王。
沒有思考就沒有創造,沒有懷疑就沒有新知。任何成功首先來源於獨特的創新意識。一個創意可以贏得一場戰爭,一個創意可以救活一個企業,一個創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創意可以創造一個奇跡!
但凡有成就的人從不拘泥於前人的想法,而是不斷實踐,不斷思考,終於因為創新,將名字鐫刻在曆史的豐碑上。許多在曆史上留名的人都是以創新取勝。
文學上,李煜把詞用來表達個人的情感,蘇軾開一代豪放詞風,都推動了詞內容的豐富,表現範圍的擴大,藝術水平的提高,從而使詞能夠發展成為與詩地位比肩的文學樣式,成為中國文學最重要的一部分。
科學上,每一次的技術革新、產業革命都湧現了許多創新者和創新產品,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將人類曆史推動了一大步。愛迪生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找到了合適的鎢絲,發明了電燈,為我們帶來光明。貝爾發明了電話,奠定了現代通信時代的到來。
藝術方麵,柳公權從模仿到創新,終於走出自己的路。徐悲鴻將中國暢通畫法與西方繪畫方法結合,創造了自己的畫風……
創新不是胡思亂想,它需要人們在生活中勤於思考,善於觀察,隻有懂得留心生活、熱愛思考的人,才能有創新的思維,才能有創新的能力,最終才能擁有成功的創新事業。
一位哲人告訴我們:做人做事不要輕易就被一個成規束縛住。墨守成規是前進的絆腳石,真正成功的人,本質上流著叛逆和創新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