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企業家和領導者絕對不會有這種墨守成規的想法。他們知道創新和快速應變能力是事業成功的關鍵。尤其在當今政治、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創新能力尤為重要。

春秋戰國時期,如果不是秦孝公敢於打破祖宗立下的規矩支持商鞅變法,又怎麼會使秦國成為七國之首!正是因為秦孝公擁有那種勇於創新的精神,所以他才創建了一番事業!

所以,人們隻有具有勇於創新的精神,才能走向成功之巔峰。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事或作決策,也決不可墨守成規。不要以為你以前失敗過現在還一定會失敗,也不要以為,你以前成功過現在還一定會成功。要知道墨守成規的人過於拘泥於規矩,往往被規矩約束著,終究都是守舊規矩的奴隸。隻有創新才是推動事業發展的動力,隻有擁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74.突破思考是一種好心態

辦事要善於創新,要自出新見,獨出心裁,不要畫地為牢。隻有不斷地去推陳去創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反之,思想僵化,墨守成規,就必然落後於時代變遷的腳步,甚至會被飛速發展的時代所拋棄。因此,我們應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善於創新,另辟蹊徑。隻有這樣,才可能化缺點為優點,化弊端為有利,化腐朽為神奇,在似乎絕望的困境中尋找到希望,創造出新的生機,取得出人意料的勝利。

大將軍田忌和齊威王賽馬時,就是因為田忌的參謀孫臏善於觀察,勇於打破常規,用田忌的下等馬和對方的上等馬比賽,用上等馬和對方的中等馬比賽,用中等馬和對方的下等馬比賽,這樣三局兩勝,從而在競爭中獲得勝利。最終,田忌反敗為勝。

這就是創新,用別人想不到的方式達成自己的目的。

這世界上有很多人對當前的狀態並不滿意:他們受不了自己的生活過於平淡,不喜歡每天的工作單調而缺乏新鮮感,這時候,就得試著作出改變了。那種墨守成規的人,即使對自己有所不滿,也不會去打破僵局。他們意識不到正是種種形式上的東西,阻礙著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運動心理學研究大師,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羅伯特·克利傑在《改變遊戲規則》一書中指出:“在運動場上,很多選手創造佳績,都是因為他們打破了傳統的比賽方法。”他認為:“突破思考是一種心態,可以鼓勵人不斷學習,不停地創造。所以,如果你想改變習慣,嚐試新的挑戰,那就突破規則,改變遊戲方法吧!”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那些成功人士,不管別人說什麼,都會按照自己的思路行事,他們善於打破傳統規則,也因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多年以前,一個在一所中學做了25年的清潔工被新上任的校長辭退了。這個清潔工陷入了極度的恐慌和煩亂之中。25年來,他除了會打掃垃圾,沒學過任何一種可以謀生的手段,失業就意味著等待死亡。他在房間裏呆坐到晚上十點多鍾,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他原有個嗜好,晚餐一定要有一小碟香腸,可是,現在沒有了。這時,他才想起唯一一家賣香腸小店的那位老太太剛剛去世,“哎,既然這裏沒有別家香腸店,我何不去開一家香腸店試試?”

第二天,他拿出所有積蓄,並加上艱苦的談判,把老太太的香腸店買了過來,幾天後,他在賣香腸時發現,好多顧客從別處買了麵包又到他這兒買香腸,然後把麵包掰開,把香腸夾在麵包裏邊走邊吃趕去上班。他想,自己何不也弄些麵包來賣,省得人們耽誤時間。他不但這樣做了,而且還把香腸蒸熱了夾在麵包裏賣,後來還改變了香腸的配料。夏天,他發現人們因為天氣炎熱而不到戶外購物,就雇人推車到各個住宅區,挨家挨戶地叫賣,因而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後來開了分店,最後成了著名的“熱狗”大王。

一般人為了維護還可以過得去的狀態,都會拒絕做那些沒把握的事,結果過上十幾年,還站在最初的起點,當他們看到別人成功時,隻會或者羨慕或者妒忌或者鄙夷或者自卑,而不會想著靠自己來打破當前的狀態,靠自己贏得同樣的受人尊敬的地位。所以一般人都很難成功,其實他們並不是沒有成功的潛質,而是他們自己強行抑製了自己的發展。

當你不再墨守成規,而是決定改變規則的時候,你就掌握了工作上的主動權。那麼,什麼時候你需要作出改變呢?我在這裏建議:當你實在沒有辦法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到有可能更成功的方法時,你就要邁出新的一步了。是的,求新求變可能會讓你陷入某種尷尬境地,但若你不肯努力,或者不夠相信自己,那麼你將很難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

很多人總是在遭到大的衝擊時才想著去改變,而這時候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實,在你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的時候,就要有打破成規的勇氣,試著做些什麼讓當前的狀態變得更好。你應該是一頭運動著的獵豹,不斷奔向新的世界;而不應該是一隻坐在井底的青蛙,守著頭頂那一方藍天,以為那就是全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