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賈複畢竟是京城來的大官,他從潁川郡路過,太守完全避開不見麵是沒有道理的。寇恂想了想,不能硬碰硬。於是,他決定用自己的柔和化解賈複的怒氣,他立即吩咐手下人備下豐盛的酒飯,當賈複和他的隨從來到的時候,給他們每人送上兩份酒食,借此安慰賈複一班人馬。

當賈複的隊伍進入潁川郡的地界,郡裏的官員們就按照寇恂的安排,熱情地獻上好酒好飯,並不斷地勸他們多吃多喝,當賈複手下的人酒足飯飽時,寇恂突然趕來,對賈複的到來表示歡迎,簡單的寒暄之後,他就推說有病,便匆忙地離開了。賈複看著寇恂遠去的背影,心理的情緒變化很大,很想發怒,但又吃了人家的酒菜,實在是開不了口,隻能咽下心中的不滿。

按理來說,寇恂沒有任何過錯,但他麵對別人對自己的不滿,沒有爭也沒有鬥,更沒有去竭力解釋,而是以博大的心胸,以柔和的態度來迎接別人的怒氣與不滿,不但解決了問題,而且還沒有傷和氣,其智慧可見一斑。

所以,遇到鋒芒畢露的事,不要以怒製怒,大打出手,引發事端,而應用柔和的方法去處理問題,可能會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記住,柔可克剛。但是要做到剛柔適度並不容易,而在為人處世上要立於不敗之地,又必須學會能剛且柔。諸葛亮指出,一個人必須該剛時堅強無比,該柔時春風化雨,並依據需要,該剛則剛,該柔則柔,且能應付自如。

曾有過這樣一個故事,說的就是關於牙齒沒了,舌頭還在的典故。答曰:“因為舌頭的軟所以存在,而由於牙齒的硬所以沒有。”是啊,“柔”的東西反而能夠生存,而“剛”的東西卻易夭折。狂風來臨時,“柔弱”的小草俯首帖耳得以生存,而“剛強”的大樹負隅抵抗終遭摧殘。“柔亦是剛,剛亦是柔”,“物過剛易折”。所以有時一時的“柔”就是為了以後的“剛”。“亦柔亦剛”也好像有一種“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味道。自然界中的水,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柔時平平靜靜,“靜水深流”,很自然安詳。剛時翻江倒海,滾滾巨浪,好像具有摧毀一切的能力。“柔不是不剛,剛不是不柔。”

在現在的社會中,人們常常強調學會尊重別人。誠然,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可以說是“剛”與“剛”之間的尊重。

“善做人者,就可以贏得世人最豐厚的回報。”這是拿破侖將軍的一句名言。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多能幹,家世有多好,但是如果不懂得怎樣去做人,不懂得剛柔並濟,最終總還是會失敗的。如果懂得能剛則剛,該柔則柔,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斯坦哈特是紐約百老彙大街證券交易所一位有名的經紀人。過去他嚴肅刻板,脾氣暴戾,以致他的雇員、顧客甚至太太對他避之不及,後來他檢點往事,一改舊習,無論在電梯上或走廊中,還是在大門或商場裏,逢人三分笑,像普通一員那樣虔誠地與人握手,結果不僅家庭和睦,而且顧客盈門,生意興隆。這就是能剛則剛,該柔則柔的效果,也是提高為人處世技巧的效果。

在過去男人要剛強,女人須柔弱的觀念裏,大丈夫似乎和柔扯不上邊。但事實上,往往男人和女人的身體裏都有剛和柔兩種特質存在,隻是剛和柔表現的多少不同而已。

楊娟是作風強悍頗有大將之風的公司女主管。盡管她能力出眾且能提出具有創意的企劃案,但每次有任務或工作要執行時,總是遭到屬下的反對。最後有人提醒她,耿直作風雖贏得“小鋼炮”的外號,但凡事皆不假辭色,不懂以柔克剛之妙,有些吃過虧的人,便以不配合來表達心中的不滿。總之,身為一個領導,並非隻要有專業能力即可,還要有指揮方麵的才能和修養,在處理問題時,還是要懂得能剛則剛,該柔則柔,這樣才能在人前立於不敗之地。

要成為一個傑出的領導人物,隻有懂得何時該強、何時該弱、何時該進、何時該退的處世哲學,再加上博學多才、聰慧過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做人做事,應剛強卻不固執己見,溫和柔順但不軟弱。剛柔並濟是一個領導人物必備的性格,既要不柔不剛也要能柔能剛,才是一個傑出領導的最佳狀態。

做人做事要有一點彈性,有時不可鋒芒畢露,但是也不能毫不突出,在張與放之間的拿捏需要一點智慧,能剛則剛,該柔則柔。隻有這樣在辦事的時候才能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