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九州之魂 後記(1 / 2)

三個月後,長安已經步入了初夏,櫟陽君府上的荷花開得萬分得好。姬珩與含漳忙裏偷閑,躲在書房裏飲酒談天。

原本大半個月前他們就已經打完了仗,按說以這些精兵的速度,怎麼也能在十幾日之內趕回到長安。但姬珩體諒將士一路辛苦,所以便特意讓大家放慢了腳步,直到昨日才到了長安。

“那左賢王當真是個狠心的人。”含漳想起當時的場景,依舊忍不住嘖嘖感歎,“斡邪單於雖不是他生父,但好歹也是他的叔伯一輩。你看他下手殺斡邪的時候,眼睛都沒有眨一下。”

“那是他機敏。”姬珩對著含漳一舉杯,笑道,“當時那個情形,雙方若是繼續對戰下去,兩敗俱傷不敢說,但至少我們也不會討得便宜。他用斡邪一命換兩方休戰,確實是上策了。”

“斡邪一命?”含漳癟著嘴搖頭道,“承諾五十年內不出漠北呢?絲路稅率翻倍呢?還有每年進貢戰馬呢?要麼說這世上最精明的商人都不如公子呢。”

姬珩唇畔一彎,輕笑了兩聲。

“還有那白彥,”含漳繼續道,“白彥說要還霍闌的那一箭,竟是救了霍闌一命。那箭法著實了得,擦著霍闌的鬢角過去,直直射中了在後麵偷襲的北狄士兵。”

姬珩打量著含漳,挑眉道:“我說含漳,你今日到底有什麼事?”

含漳幹笑一聲:“本來是有兩件事。但是現在看來,我不該問第一件了。”

含漳感覺到姬珩不願提起先王室的事情,每每挑起話頭便會被打斷,所以幹脆不問了。而姬珩自然也知道含漳想問什麼,隻是他……算是不敢再提罷。

那時候秦錚為了助他盡快平息長安之亂,自己引誘沈沅至九州王宮,在安全送出宣王之後,一把火燒了王宮主殿,帶著沈沅和李默一起。

那時候的姬珩是打從心底裏不願讓秦錚去的。

“秦錚!我們現在不是沒有其他辦法,你為什麼一定要與他們玉石俱焚呢?!這是你的長安,你的長安啊!難道你不要了嗎?”

沒想到換來的確實秦錚的自嘲:“長安?秦家的長安早在顯王十年就沒了!這長安從來就不是我的,從來都不是。”

秦錚笑著說道:“我這麼多年的執著,是不是很可笑?”

“阿錚!”

“別攔我了,就讓我帶著這個腐朽的王室一同葬了吧。”秦錚一步一步邁向門外,而姬珩沒有再阻攔。就在他走到門口的時候,忽然又開了口。

“阿珩,我知道你當年是真心扶持我的,沒能成功不過是因為襄王打壓姬將軍,但是我也知道後來我在向你借兵權的時候,你是真的沒有信我,因為你終究是個天下大於情的人。我與你這麼多年的恩怨,現在算是兩清了。”

一把火,帶走的不止是舊長安的權臣,還有整個秦氏的王朝。

被秦錚送出來的宣王在櫟陽君府寫下昭告九州子民的文書,說長安之亂,反叛的並非姬珩,而是李默和沈沅。同時借助姬珩的力量將他為李家用毒所控的消息傳遍了長安。其實他大可不必如此。但是他隻是想著自己的情況更糟一些,百姓便更會與姬珩一起平長安之亂,懷瑾那裏就能更早得到援兵。

他不想再要這江山了,他知道這本就不是他的東西。

前不久,宣王薨逝,詔令將大權交於姬珩。雖未提到禪位之事,但無人心中不了然。

含漳見姬珩半晌沒有說話,便用手在他麵前揮了揮。姬珩回過神來,笑著問道:“第一件事不說了,那第二件事呢?”

含漳有些害羞地扶了扶額頭,姬珩登時明白了:“你與江先生的事情我已經在著手籌備了,別太心急。”

含漳輕咳了兩聲:“呃……其實不完全是這個。懷瑾同我說,她想離開了。所以我準備與她一同離開。”

“離開?”姬珩驚道,“九州方定,還很需要你與先生,莫不是你擔心我過河拆橋?”

“自然是要幫公子打理完政事之後才會離去,”含漳解釋道,“我們並非擔心公子鳥盡弓藏,隻是將來的朝中之日對我來說甚是無趣。人生百味總要都嚐嚐,將軍的滋味我已品盡。該盡的大義也就止於此了,剩下的日子,我隻願和懷瑾共度。”含漳低頭笑了一聲,“我們都已經不年輕了。”

說著,含漳便將酒樽放好,起身準備拜別。

“自昨日回府以後,我還沒有見到懷瑾。今日樂宛公主來了長安,她又去作陪,現下應當是快結束了,我去看看她。”

姬珩長歎了一聲:“你們啊,終究是留我一個孤家寡人。”隨後笑著轉身取出自己的賀禮,“原本是想在你們成婚當日再給你們的,現下看來,許是我都等不到你成親那日了,這個是姑蘇江家遺失的傳家之物,我就省些心思,將它當做你們的賀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