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中國的茶,發源於蜀郡之蒙頂山。蒙頂山又是川藏茶馬古道的一個主要茶葉產地和交通驛站。遠遠望去,這山是一堆翡翠似的綠玉之山。近看,卻處處是茶園,山上的茶樹有漢代的,唐代的,清代的,也有現代的。這裏的茶,往北輸送過許多貢茶,往西往南又輸送過許多藏茶。用這些千年的茶浸泡的茶湯,滋潤了多少故事,誰也說不清了,有限的書麵記載畢竟是鳳毛麟角。即使在今天,蒙頂茶也還在演繹著“以茶會友”的故事。
那一次,四川省對外友好協會在3月裏邀請在川的國際友人同遊蒙頂山,欣賞茶文化。其中有美國、韓國等領事館的人士,也有國外大公司的朋友,邀請我們去采訪。
當時,貝加爾湖寒流襲擊中國。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想起乘坐飛機飛越西伯利亞的時候,所看見的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沒想到,這遠在天邊的大湖,經常在冬天調節著幾千公裏之外的中國秦嶺以南的氣候,一直把天然大空調的冷氣吹到成都平原。成都平原雖然是春寒料峭,但一離開成都幾公裏,就可以看見大片大片黃色的油菜花。極目望去,遠山上罩著白絮,那是梨花。一樹梨花是花,千萬樹梨花就已經不是花了,是縹緲在山間的輕紗。
從成都到蒙頂山,隻有110公裏,有成都到雅安的高速公路經過山麓,汽車基本上是在四種大的色塊中穿行而過。紅色的是四川盆地的紅土丘陵,由於這裏的岩石土壤是土紅色的,所以最早被德國的地質學家列雪多芬稱為“紅岩盆地”,後來有一本長篇小說《紅岩》,就是用它來象征某種精神。蒙頂山就在紅岩盆地這個盆子的邊沿,再往西去,出了雅安,就是康巴藏區了。從成都南下,除了大片的紅,就是大片的綠,道路兩旁的新津、蒲江大量的種植茶葉,這些地方在古代都與蒙頂山同屬武陽地界。所以這一帶的綠色中除了竹綠,樹綠,草綠,還有許多是茶綠。再有一種色彩就是油菜花的黃色,開在平原上的一望無邊,就像黃色的海洋,在風中似有波瀾湧動。長在山坡上的油菜花東一塊西一塊畫出各種幾何圖案,在紅土或者綠樹映襯之下,極富藝術想象力。再加上到處可見的白色的梨花,中間又飄來飄去一陣陣的薄霧,要說此時的川西平原和蒙頂山一帶是仙境也不為過。
麵對這無邊的春色,外國朋友都顯得有些陶醉。韓國駐成都的總領事,也是背個大行囊到處走,到處看,似一個矯健的“驢友”,而且他還提起毛筆寫下一手漢字草書,頗有些《蘭亭序》意味,令人驚訝。有一對外國教師更是把自己的三個小寶貝帶在身邊,他們從幾個月到七八歲不等。一家人忽閃著碧藍湖水般的眼睛,觀察著這異國的春天,手捧黃色飛龍圖案的四川蓋碗茶,享受著中國古代皇帝才能享用的飲料——蒙山甘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