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纜車上行站的左邊樹林裏有灰胸藪鶥、紅胸啄木鳥、麗色噪鶥、眼紋噪鶥等好東西,但進林子要特別小心。小路基本上是砍掉竹子形成的,腳下全是一截一截的竹箭,萬一摔倒麻煩就大了。
4.坐纜車(單邊)的31分鍾裏一定要提高警惕,暗胸朱雀、白點翅擬蠟嘴雀、紅腹角雉、栗腹歌鴝、褐鴉雀,朋友們都是在纜車上看到的。
我想,這隨手記下的觀鳥經曆已經令人神往,那千年以來的茶馬古道人,如果有筆記將其沿途行程故事和風物民俗記錄下來,一定比這要精彩萬倍。
文化印記
千年茶馬古道人,在崇山峻嶺中一路行來,不知要看到多少種美麗的小鳥,那種悅情,是我們今天所難以體會到的了。在康巴的巴塘,有一首著名的民歌就叫《一隻可愛的鳥兒》。茶馬古道人不僅有馬幫的鈴鐺做伴,而且有天空中飛翔的,樹林中棲息的無數鳥兒做伴。
這馬和鳥,自古以來,無論在南國古道還是在北國邊塞,都是無法分開的生靈。茶馬古道的風雲故事和場麵,由於這裏文字積澱稀薄,已經很難找到像石板路上凹陷的馬蹄印記那般的記載了。即使尋訪得到,也是地方誌和交通史的任務,不是個人隨筆的寫法。隨筆率性而為,天馬行空,信筆揮灑,用中國的古典文化,也完全可以從鮮明的藝術形象的角度,還原這段茶馬古道上馬和鳥的千年故事。先看馬——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這是晨間,馬幫如箭待發,將要西行了,蒼鷹也同時將要翱翔天空護送。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這是馬幫行走在途中的暢快,飛鷹伴隨著駿馬,各自在大自然裏尋找自己的目標。
“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天氣炎熱或者馬幫因事稽留,遲遲不行的時候,樹林裏棲息的眾多鳥蟬,卻是一個勁地亂叫。
“懍懍邊風激,蕭蕭征馬煩。”風起雲湧的時候,馬幫嘶鳴,躊躇不前。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每當馬幫曆經千辛萬苦,將茶葉運送到目的地,那種春風得意之情難以言表。
千年茶馬古道上的羈旅生涯,不僅從馬身上,而且從鳥身上也是可以用古典文化進行藝術複原的——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亮的高山之月,讓鳥誤認為太陽出來了,在山澗中啼叫著喚馬幫早醒西行。
“飛鳥投何處,青山空向人。”這是馬幫告別了一座城池或者山寨的時候,依依惜別的意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馬幫人昨夜夢見了家人,眼淚還沒幹,鳥兒的啼叫更加重了思鄉心切。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是疲敝的馬幫看見了一處高山湖泊,山光水色,碧波潭影,心情喜悅。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這是馬幫來到了高高的山巔上,鳥獸絕跡,與雲為伴的景象。
“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這是馬幫到了比較喧囂的口岸,群鳥翻飛,人聲鼎沸,喜怒哀樂。
“月去疏簾幾尺。烏鵲驚飛,一片傷心白。”這可能是馬幫遇到了困難,馬兒在懸崖上摔死了之類吧。
“霜鍾鳴時夕風急,亂鴉又望寒林集。”馬幫人更加有犧牲和淒涼孤苦的意味了。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是馬幫進入了高原,鳥稀少,人跡滅,唯有馬幫在苦寒中跋涉,影子愈遠愈小了。
由以上描述的中國詩歌裏的鳥、茶馬古道上的鳥、瓦屋山的鳥看來,無論是在茶馬古道上也好,在其他地方也好,隻要是有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地方,這古道、飛鳥、駿馬、人,都是融為一體的,共生共榮的,互相感應的,一損俱損的。茶馬古道不僅給我們留下了異常優美的山川景色和壯觀的曆史烽煙,還為我們保留了古馬、山鳥、人類是一家的原始印記。
在瓦屋山茶馬古道上賦詩一首,聊充豹尾:
山間風來人音渺,天將暮,夕陽早。
綠野石牆與人親,心寧靜,驛站好。
石堅花柔千山老,露洗盡,人間煩惱。
極目瓦屋莫回頭,此一去,如飛鳥。